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6期   作者:罗曼
[导读]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主要是以实验作为基础手段,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一系列的知识体系构建

        罗曼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三面九年义务制学校
        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课,主要是以实验作为基础手段,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一系列的知识体系构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并没有有效转变授课思想,久而久之,导致了整个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存在课堂杂乱、分组不清、材料无序、教学无果等现象。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理念的不完善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每一名科任老师必须充分结合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实验来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科学知识,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夯实基础。
        关键词:科学课;实验教学;有效性
        一、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小学生精力充沛,但耐心不足,很难对某件事情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因而,兴趣就成了儿童探究新知最原始的推动力。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不是基于兴趣的学习,会让学生丧失探究真理的欲望。这足以说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科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要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要基于学生的个体情况设计实验教学,让教学活动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尽管实验操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直观和形象,但并不代表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完全掌握和理解知识,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指导和总结。在行车胎为什么爆裂一课的实验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有一天,小明将放置很久的自行车打好气,骑着它去超市买东西,在他用力、飞快地踩着脚踏板时,忽然之间车胎爆炸了,把小明吓了一跳。同学们知道车胎为什么会爆吗?问题情境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开始实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从而更好地把注意力放在实验中,通过思考获得答案,在实验中检验答案是否正确,无形中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流程
        实验操作的流程与最终的实验结果密切相关,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科学知识的理解。先让学生自学,掌握本堂课的实验主题和内容,了解实验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以及使用方法,再参考教材设计实验流程。也许这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有很大困难,但如果教师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生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实验流程的设计的。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与生活,从动手和动脑开始,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理念和思维,每节课抽出十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讲述自己的收获,说一说教师是怎样设计教学环节的,这么设计的目的又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给动物分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怎样给动物分类?不同类型的动物之间有哪些区别?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让学生讲一讲从哪些方面观察这些动物。

观察时需要用到哪些工具?观察的方法和顺序又是什么?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一方面促进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无形中引导学生完成了实验流程的设计。其实,学生的想象力永远是超出教师的预期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总会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用语言梳理思路,为后续科学实验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认真研习教材,周密设计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主要由六个环节组成,分别是发现问题、假设和猜想、设计实验流程、实验操作、互动交流以及课后反思。教师不一定非要全程参与所有环节,但在课前的教学设计环节务必做到细致周全。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教材内容,在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实验操作的难点,抓住实验教学的重点;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收获更多的知识。在浮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笔者在反复阅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共设计了三个小实验。第一个:实验材料是石头、胡萝卜、木块、橡皮泥和塑料泡沫,让学生猜测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第二个:实验材料是体积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塑料块、铁块和萝卜块,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重量与浮沉是否有关。第三个:实验材料是重量相同,但是体积不同的萝卜块、塑料块和铁块,目的是让学生思考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与体积是否有关。这三个实验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让实验教学更有节奏感和层次感。
        四、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因此老师不妨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巧设悬念,鼓励他们投身于各类实验学习。例如,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猜一猜:纸杯如何能够垂直倒扣在水中、杯内部的纸巾还不会被浸湿?相信在这种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动手一探究竟了。除此以外,老师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五小发明比武”的方式,鼓励学生勇敢地走上讲台、展示自我,通过优胜者与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寻找思路。真正引导学生从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科学”转变为认真“做科学”,从本质上实现实验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科学是一门涉及许多理科知识的学科,而实验又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学导向,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应通过创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和快乐,真正爱上科学。
        参考文献:?
        [1]朱胜华.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70-71.?
        [2]解安年.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效率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6):78-79.?
        [3]赵忠.宜于合作的小学科学实验课[J].教育革新,2011(2):42.?
        [4]刘希云. 科学课探究性实验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