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航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 310000
【摘要】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民间美术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包括民间美术在内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冲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着力开展传统民间工艺的课程的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主题式 整合 传统 民间艺术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教育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应该充分挖掘民间艺术资源,利用积极、健康的民族文化来教育下一代,并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因此,如何把带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的内容,随着教育渗透给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的种子,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话题。
一、民艺创绘课程活动发展的局限性
学校已经在探讨美术课程的建设开发,建构了“民艺”艺术课程,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并且在小学低段年级中开始实施了有关中国传统工艺的学习,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但是在整个课程的整合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局限:
(一)民艺创绘课程的实施泛化
在民艺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把所有的有关传统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揉和在一起,缺少了内容的系统化梳理,以及缺少对于整合性内容的着眼点设计,所以造成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是点到为止,只是初层次的感受,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二)民艺创绘课程的内容局限
已经实施的民艺创绘课程的内容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中国最传统的一些课程内容,那么如何在课程中拓宽内容,设计适合于文化感知、童趣焕发的主题,是突破内容局限的主要途径。
(三)民艺创绘课程的空间限制
民艺创绘课程的学习还只是局限在课堂环境中,但对开放性的艺术课程来说,空间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它可以将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甚至我们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坊教育融合起来,延展学习空间。
(四)民艺创绘课程的目标单向
基于美术本体的一些目标在探创课程的实施中落实得比较扎实,但是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取向挖掘得还不够。
二、民艺创绘课程活动发展的目标重构
建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手工、创意绘画学习的新域境,实现课程的实施主体的互动整合,达成学生的全息感知。并建构层级课程内容,推进学生的个性选择、独特表现的探创课程的新思维,实现课程为每一个孩子的整合,达成学生的全程探究。
(一)构建文化理解的民艺创绘课程的学习价值
1.文化理解:充分利用校本资源,挖掘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内涵,找到其间的文化密码,转换民艺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
2.符号转换:创绘材料的本土化再创研究。杭州这座古城这儿有西湖的美景、古城墙、博物馆……这些素材和材料既是学生熟悉的又是他们向往的。利用这些素材、材料 “民艺创绘”,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展示家乡,还能更好地了解家乡,同时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构建学生自我创生的本色学习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彰显了自主教育的本色。以学生为主体创作与演绎,加本色学习的基本流程。
三、民艺创绘课程活动发展的整合性
(一)民艺创绘学院学习的活动主题整合
从四个主题单元的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依次递进,相互融合:四个版块包括:民艺匠心、经典神韵、创艺情思、动画灵性;从三个维度:观察中创绘、联想中创绘、个性化创绘来实施课题的层阶研究设计。
1.观察中创绘是指对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民族美术的欣赏和显现的创绘活动,注重对民间美术、民族美术的感知,以理解为基点的绘画表现,体验民间美术、民族美术的技艺之美、意义之美,感悟“匠人精神”;
2.联想中创绘是指在对民间美术和民族美术理解和精神发现的基础上,将民艺元素通过媒材的转换、形式转换等方式进行创意实验,生成新的艺术创作的创绘活动;
3.个性化创绘是指将民艺的内在意蕴和文化精神的符号,通过与生活的再次链接,将再创的民艺符号设计在日常的生活用品或者艺术用品上的实验性创绘活动。注重将民艺传统符号意义化、生活化,与时代的文化精神匹配。
(二)民艺创绘学院学习的活动方式整合
1.将学习过程延伸,拓展学生学习的感知、体验、欣赏、表达、创作的过程。
2.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化学习,建构自由、开放的合作团队,从问题提出、问题归类、问题选择到问题解决的交叉互动式学习。
3.以传统工艺的文化情境体验,探究、解构工艺过程,提出学习问题,以问题为诱导,融入新的文化情境,解决问题、分享问题。
(三)民艺创绘学院学习的课程资源整合
学院学习扩大学习的空间,突破学习的课堂场域,建立课堂教学、社会调查、名家访谈、艺匠课授等平台,实现立体化的学习空间。
1.课堂实施
实施途径主要以课堂内教学,拓展学生的课堂民艺主题学习,深化学生对民艺的认知和创生,以学生活动为主突出多向思维。
(1)课程资源整合开发
从学生身边的民间艺术出发,利用打卡闯关的形式整合不同领域共15个课题,并采用微课、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整合开发第二课堂,将探创活动延伸课外,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可选择。
(2)学生探创活动开展
形成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范式:同一主题,在不同年段施行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培养目标。
(3)课堂展示
根据具体课题目标进行课堂展示,并在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结合本课评价表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2.课外拓展
(1)家校社三位一体
构架活动场域平台,以节日、亲子活动为主,实施项目合作学习的新探究。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主题,紧密契合挖掘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感悟其中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一年来,已经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民艺创绘课程和活动序列。
(2)网络交流与分享
利用交流工具微信搭建民艺创绘课程交流平台以及建立民艺创绘微信公众平台,为学生课外自主分享、互动交流、即时回答提供便利。
四、结语
总之,主题式民艺创绘课程活动是弥补国家美术课程资源的单一与不足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值得美术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它不仅能使学生将传统文化内化,感悟心灵,更加珍视当地文化瑰宝,使其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而且能提高教育的民主性,增强美术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