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有效融入法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6期   作者: 周云
[导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周云

        福建省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随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颁布以及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更名,小学品德教学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教学中推进法治教育,已然成为我们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期提高法治教育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法治教育;教学实践
        
        “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标志着中国法治新时代的开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实现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既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又符合儿童时期孩子身心发展可塑性极强的发展规律。
         如何不让“法治”成为象牙塔里高高在上的专业术语?如何不让“法律”成为一纸文章而被束之高阁?如何不让学生因死记硬背而心生厌烦?如何不让学生因刑罚而“谈法色变”?怎样让法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下功夫。
        一、钻研教材,挖掘法治教育内容
        1.从法治内涵出发,寻找教育契合点
        教师要从法治精神的内涵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相融统一。教材中安排了显性的法治教育内容,如五年级下册《法在我身边》向学生呈现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以及宪法知识,又如四年级下册《信的旅行》对通信法则进行了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隐形的内容资源可以挖掘呢?
        例如,“法治”是“人治”的对称。因此,班委会、居(村)委会的选举与管理,人大代表的职权与履职所包含的民主、公平、正义正是“法治”的应有之义。法律是最大的社会规则。因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可以为学生认识法律,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探究价格的学问、买卖中的道德,促进诚信观念的形成,是对法的契约精神的渗透。可见,只有走进教材,钻研教材,才能找到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的有机契合点,丰富我们的法治教育内容。
         2.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教学重难点
        不同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存在客观差异。教师的“教”要遵循学生“学”的规律。对教学的内容的侧重点有所选择,课堂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我的家》时,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上,而不是在有关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中花费过多的力气。让学生回归生活,从生活小事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懂得尊重、孝顺父母,这其实就是法治道德的一种内化与实践。此时的道德与法律是密切联系,共荣共生的。然而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适时的进行法律知识链接,甚至尝试让学生进行小范围的法律检索,对法律条文形成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则显得非常必要。一来,在道德两难、是非模糊的情况下,法律条文能够拨云见日,帮助我们明确权利义务,指导我们的行为。二来,有益于带领学生走出“不知者不罪”的思想误区,明白我们有义务去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普及法律,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巧用方法,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1.课中体验,深刻认识
        《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体验式教学,实现了学生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的相互结合,使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在实践参与中直观真实地感受认知和理解知识。不仅如此,它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内驱力的驱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自主选举班委会》时,明确了民主选举班委会的基本程序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选举班委会的活动。我鼓励学生毛遂自荐,在主持人、候选人、计票员、唱票员、监票员等角色扮演中体验民主选举的过程。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报名。活动中,我请最后一位演说的同学留在台上,让台下的同学马上进行举手投票。我相机采访她:“你看到了什么?”“有的的同学选我。有的同学没有选我。”“心情如何?”“看到有同学选我,很开心。看到有同学没有选我,有些失落。”“那么,你认为,举手的同学为什么选你?其中哪些是你的好朋友?你猜,那些同学为什么不选你?” “选我的都是我的好朋友。不选我的应该是不喜欢我吧……”那位同学如是说。我转而采访了台下的同学,发现选择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意思,有欣赏她工作能力和服务热情的,有担心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有事不关己索性弃权的,有男生必须投给男生的等等,竞选者所看到、所猜想的和投票者的真实意思出入颇大,直接影响了同学对彼此的看法,无形中制造了矛盾,离间了情感,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友爱。其后,学生进行了“不记名投票”。在对比体验中,民主选举的优越性不言而喻。

此时,我抓住机会链接类比(村)居委会的选举: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到法律保护,不受打击报复等非法侵犯。这样,学生对民主与自由、程序正义的法治精神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2.课后延伸,强化理念
循着课内教育主题,继续向课外时空延伸,让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使法治教育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课内外的所有生活,既扩充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例如,恰逢“两会”召开之际,我鼓励家长适当开放电视、网络,敦促学生关注新闻时事,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何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人大代表如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又有哪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诞生或被修订,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宣誓就职典礼上感受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等等。班级在黑板报上开辟出一个“法律宣传栏”,将法律格言、与小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案例说法等内容进行宣传,供大家学习。此外,我推荐学生观看《国家宝藏之云梦睡虎地秦简》栏目,其中,国宝守护人撒贝宁变身秦朝基层法官“喜”,以诙谐有趣的小品方式为大家上演了一出“秦朝版《今日说法》”,用独特的方式科普了一次秦朝法律。看完后,同学们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回到学校。经过老师点拨,学生知道了我们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法文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制文明。他们了解中国法制史的兴趣更加浓厚。中国灿烂的法文化给他们所带来的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三、案例导引,提高法治教育实效
         1.以案说法,激扬思维
        生活中不乏生动鲜活的法律案例。它们既能给人深刻的启示,又能丰富我们的法律知识。但如果我们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加工、模拟或再现,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在反复的互动与交流中实现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或共鸣,既能让学生收获知识和启示,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法”在我身边》时,我选择了校园欺凌案件中较为常见的事例——敲诈勒索,故意伤害(案例讲述了同学一飞在上学路上撞到两个大哥哥,不仅被打耳光,还被要求赔偿2000元。对方要挟不给钱就打他,还不许告诉大人。得知一飞被欺负,班上男同学们义愤填膺,决定护送一飞上学,替一飞出口恶气。在检察官爸爸的启发和教导下,第二天,同学小柯及时阻止了男生闯祸。最后,在罗老师和社区民警的帮助下,妥善解决了事情。),以视频动画的方式呈现,并设置相应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是否发生过类似的情景,当时心里有何想法,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情感共鸣。接着,鼓励学生就两个大哥哥和班级男同学的行为分别进行讨论,发表了真实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行侠仗义。有的同学胆小怕事,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学生遇到事情,习惯性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老师或父母的帮助。还有的学生初具法律意识,会说到报警解决。学生的思想在情感与理智、道德与法律的激烈冲突中尽情碰撞。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哲学思维在其中萌发。在赞扬学生的坦诚交流、爱护同学、维护正义的同时,我引导学生对照案例中的行为,在预先准备的学习材料中,检索相关的法律条文,关注法律对这些行为的评价,从而反思案例中的同学以及现实中的我们的行为后果,找寻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一演绎逻辑推理的法律思维得到潜移默化,守法、学法、用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内化为学生的法治观念。
        2. 链接生活,知行合一
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始终是品德教育教学的终点。社会生活的实事动态不仅能够给学生更加真实的氛围感染和思想体会,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能力,促进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学《社区生活更美好》时,我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用眼睛去观察,用纸笔做记录,调查发现自己所在的社区所存在的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有同学用手机拍下了小区垃圾桶附近的情况后交流:两个破旧的垃圾桶里堆满各种各样的垃圾,四周也散落了一地,一些剩菜剩饭的汤汤水水流了出来。凑近一看,许多苍蝇哄地飞了起来,一股难闻的恶臭直钻鼻子。我顺水推舟:假如你是社区新到的负责人,你想改变这一切吗?你会怎么做?源于近阶段我们厦门市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的宣传活动,学生马上想到了垃圾分类,滔滔不绝地说明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垃圾分类的做法。我肯定了“负责人”的大胆改革和服务热情,转而又采访了几位所在小区已经实行垃圾分类的学生:你们家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了吗?小区的人们呢?事实上,在岛外有些地方,垃圾分类的行动还远远落后于意识。问及原因,学生坦承:“太麻烦”,“爸爸妈妈也没有“,“没人监督”,“不做也不会怎么样” 。此时,我链接新闻报道——《未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厦门6人被开具罚单》,引起学生一片哗然。紧跟着,我亮出了处罚的法律依据:《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17年9月10日起正式施行。学生恍然大悟:厦门市已经率先以立法方式推进垃圾分类了,违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个别学生不甘示弱,提出质疑:岛外没有关系吧?怎么知道垃圾是谁丢的?对此,我早有准备,播放了《厦门海沧首创二维码垃圾袋 扫码可知垃圾来自谁家》的视频并普及了法律适用的实效性和地域性特点,学生心悦诚服。教师趁机小结:依法治国是我们重要的治国方略。《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显示了我们厦门市以法律手段推动垃圾分类的决心。希望同学们及时关注社会生活的实事动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自觉守法,用自己的行动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建设我们美丽和谐的家园。学生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新的认识,行为也更有动力了。

        结束语:总之,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法治的未来。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任重道远。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小学品德课程这个平台,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科资源,融入法治教育,把法治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稚嫩的心田中,期待未来孕育出孩子们心中法治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陈光飞.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内容[J].考试周刊,2017(95):10-10
[2]殷磊.浅谈如何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中外交流,2016(6):272-272
[3]黄建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初探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17(8):269-269
[4]宋泉慧.融合法治 培育人文 自主建构——对科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教学实施的思考 [J].福建教育,2016(1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