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凤
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第一小学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数学知识的产生本来就源于生活实践,经过总结形成理论,最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教育的定位也应是让所有的学生接受大众化的普及教育,得到数学思维方式和实践运用的启蒙。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现实是,大多数时候的数学教育只限于书本和教室,教学内容远离儿童生活,远离社会实践。数学课堂教学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成了抽象说教,偏重于机械计算,从而导致数学课机械、沉闷和程式化,使本身具有厚实的文化生活底蕴的数学在学生心目中成了枯燥的演练,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性压抑,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不强。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为了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应充分挖掘数学的文化生活底蕴,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体现新的课改理念。
一、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例如,我在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时,以本班学生情况设计了例题:我班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4人,在校吃饭的2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在校吃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让学生自由编题,学生会编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刚回校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等等题目。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走进生活,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我在教学行程问题之前先组织学生进行了有趣的游戏。我先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的前后两块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听老师口令。我一说“出发”,两个同学很快就相遇了。我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了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同时两地相向而行”。我再叫这两个同学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
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了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同学们这就叫作“同时同地背向而行”。我再让两个学生一个在前慢行,一个在后快走,做一次追及表演。命令一下,快的那名学生很快就把慢的那名学生追上了……让学生从游戏中引出数学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中导入新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数学“生活化”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从中能有所感悟。如在《克的认识》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概念,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些小食品或其它小物体。课上提问:“你知道哪些小食品的重量?”“看一下手中小食品的重量标识,重量单位是什么?”再要求:“掂一掂,体会一下小食品有多重。”“想一想,1克有多重呢?”“你能想办法拿出一个重1克的小食品吗?”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呈现的结果应有尽有:一根薯条、半块QQ糖……“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的理由五花八门,记得其中一个学生说:“一袋QQ糖25克,一共12粒,一粒大约2克,只要取半粒,就是1克。”讲得多好啊!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分组用天平称出重1克的小食品,让学生掂一掂,确切地感受一下1克重的食品;最后要求学生用天平从其它一些物体中找出1克重的物体。数学教学中,只有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在形象具体的丰富感知中,化抽象为具体,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四、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要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价值所在,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熟练、更透彻。知识只有应用于生活,才会产生质的转变,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在学生头脑中成长起来。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存在。如教学“打折”时,学生了解了折扣的含义,知道了计算折扣的方法以及折扣在生活中的意义,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书上的习题让学生感到不“解渴”,此时,我安排了如下的作业――放假前学校准备购买60支8元的钢笔奖励给学生,恰好有3个文具店开展让利促销活动,他们的优惠条件如下:甲店按八五折出售,乙店满200元返还30元现金,丙店“买五送一”。请你帮忙算一算,学校到哪家文化店购买钢笔比较合算?学生积极性很高,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最后去购物。在活动中,学生对百分数、折扣等知识的理解极为深刻,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从而提高了学生们的数学素养,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朝军;;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途径[J];新课程(中);2011年02期
2.张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议[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