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伟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小学 312025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应用题解题水平,教师要重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的从多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才能不断总结更加科学的应用题解题教学对策,以不断提高学生应用题学习水平,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教学;研究
在新时期,随着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有效的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解题思维,本文分析了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具体途径,总结了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一、 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思路
(一)读题
读题是解题的前提步骤。小学生解题之前,首先需要完成题目的阅读,了解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询问的问题。然后按照提出的问题,思考可以解答的方法,将已知条件搜索完整。最后仔细审题,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完成解题过程,同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圈出关键字
小学生可以尝试在读题的过程中,找到题目中可以利用的关键字,然后做出相应的标记。圈出这些关键字,可以为后续的解题提供帮助,比如:水果店有应季香蕉1000千克,上午卖出去525千克,余下的要平均装到5个箱子中,每个箱子装多少千克?
题目中给出了香蕉的总克数,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选中,教师也要做出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圈出“卖出”“剩下”“平均”等关键字,形成更具体的解题思路。想要完成题目的解答,首先要清楚剩下了多少,还要清楚需要完成的分配规则,并且懂得利用除法完成计算过程。题目中没有涉及关于“面积”“体积”“速度”的内容,所以可以利用简单的数量关系完成计算过程,只要思考正确的解题方法即可。除了必要的引导,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归纳和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
(三)思考
在读题的同时找到关键的字,按照相应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才是基本的思考逻辑。思考的同时,伴有抽象语句和内容的转换,也是体现学习水平的一种方式。
(四)解题
学生对于题目的思考要有特定的步骤,并且按照养成的习惯,完成对不同应用题的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应用题涉及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学生思考题目以后要懂得利用正确的方法列式计算。列式计算有两种过程:第一种是按照步骤先完成加减的计算,然后进行乘除计算。或者根据已知条件先乘除后加减。第二种是混合运算,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利用括号的形式列出完整的算式,之后根据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分别完成各部分的计算过程,最终获得正确的结果。要想拥有清晰的解题思路,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提高对这些算法的使用频率,并养成口算和笔算的能力,保证结果的准确度。最后,学生可以通过验算的方式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这也是避免出现错误的主要方法。
(五)答题
根据不同题目内容逐一完成问题的解答,最终获得想要的结果。此时需要注意,按步骤解答不可以简化解题过程,许多学生在运算时对于可以简化的部分优先去除,使原有的解题过程变得模糊,解题思路不明确,因此教师应作出引导,让学生养成规范、严谨、正确的解题习惯,做事有头有尾。
二、 重视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一)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
小学生对于周边的事物比较敏感,正处于心理发育时期,不能良好的进行自我管理,也很难对一件事养成兴趣。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也为了展现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需要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教师引导不当,一定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阻碍,影响兴趣的培养。所以,教师讲解的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快速融入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传统的教学过程对学生吸引力较弱,而引入童话故事以后,学生便可以按照教师讲的故事内容完成应用题的思考和解答,快速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交流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上课时注意力分散,教师如果一味的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一般。为了改善这种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利用不同的知识点和概念,使学生快速参加到学习的氛围中,利用生动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完成深层次领域知识的探索过程。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多位数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出比较明确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解题过程和验证方法。在解题时学生可以组队,一起商讨解题方法和步骤,并在计算的过程中思考数学知识的概念,强化“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步骤。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积极鼓励都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使學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并获得主动学习的动机。
(三)将教学生活化,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知识点的教授,学生按照问题的引导,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对问题的印象,增强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具体的办法是,教师根据不同知识的内容完成素材的编撰,然后将重要的知识点融入教学设计环节中,使学生可以逐步掌握重难点知识内容,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还有,教师将重要的知识点要分层讲解,以便学生可以逐步记忆。为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超市结账员工作的过程,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由于超市人员流动较大,所以学生可以更加生活化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范围,加强对数学知识解题效果的印象。
(四)重视教学反馈,强化学生练习巩固
小学生可以完成知识的短时间快速记忆,为了将学到的知识长久记忆并且准确运用,教师可以及时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利用反复记忆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标准且效果明显的记忆方法。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不同的难度划分,使学生既可以增添学习的乐趣,又可以感受解题过程的挑战性,增强解题意识和能力。对于比较细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确保教学质量,采取举一反三的知识点讲解策略,确保学生反复学习重要的知识内容,并通过运用的方法加强记忆。对于重点的应用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练习,并在课后安排相关的作业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布置的作业要先具有吸引力,同时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学生可以主动、独立完成,利用逐步学习的方式夯实数学基础。
(五)适当地引导和点拨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应用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进行问题的设定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利用正确的解题方法完成问题的解答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多数学生对于应用题比较头疼,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审题过程,所以丢失了许多重要的关键条件,在解题时也就会遇到更多问题。教师发现以后要适当做出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养成特殊的思维模式,对于不同的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展现自身的学习成果。
三、 结束语
总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三年级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与研究,从而才能进一步提高应用题教学实践水平,希望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艳青.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