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利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长山小学311217
【内容摘要】
一次偶然的触动启发笔者把图画融入到低年级写话当中。“图话”结合使笔者班里的学生写话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笔者从照片日记、绘本日记、微信日记三个方面描述了班级“图话日记”的开展情况。在“图话日记”作为有效载体无限激发学生写话表达欲望的时候,笔者又把绘写结合深入课堂,寻找合适的绘画形式,利用有效的可视化手段渗透动作捕捉、特点感知、联想生发等具体的写话技巧,真正做到了以绘促写,提升写话表达的质量。
【关键词】 图话结合 写话教学 可视化 策略
【正文】
(一)偶遇契机,以图促写
情境描述:翻开本子,几行端正的字迹映入眼帘:这个星期轮到我擦黑板。黑板太高,我把凳子移来移去,差点摔倒,最后,我终于把黑板擦干净了。这是小涵的写话本,他写了昨天擦黑板的情景。后来小涵拿来一幅画让我欣赏,他给昨天的日记配了一幅图。画上的小朋友为什么会有翅膀呢?她解释:“这个就是我,我给自己画了一对翅膀,老师的字写得再高,我也擦得到。就像小鸟一样,飞到这边擦一下,飞到那边擦一下……”小涵绘声绘色地向我介绍着,这幅并不起眼的图画在他的解说中却变得十分动人。为什么昨天的日记中不像今天说的这样写呢?“我是画着画着才想出办法来了。” 小涵得意地说。好一个“想出办法来了”,这可真是一对想象的翅膀。我建议小涵看着图画把擦黑板的情景再写一次。她欣然答应,于是有了下面的文字:这个星期轮到我擦黑板。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干这件事。黑板太大了,老师写的字太高了。我擦完下面的,怎么也够不着上面的字。我只好把凳子搬过来,擦一下,移一下,擦一下,再移一下,真麻烦。一个没站稳,我差点还摔倒了呢。真想自己长出一对翅膀来,这样,我就能像小鸟一样,飞过来擦一擦,飞过去擦一擦。老师把字写得再高,我也不用担心啦!
策略设想:绘画激发了小涵无限的联想,这正是学生写话表达中最缺少的内容。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从图尔文的记忆理论来说,低年级儿童主要是情境记忆,如果我们把抽象的写话和形象直观的图画结合在一起,就是运用画面把学生带入到曾经经历过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儿童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
理性思考:由文到图,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中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由图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图话结合符合思维可视化教学理论,把学习过程中看不见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呈现出来。就如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一样。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同样可以从思维梳理入手,寻找学生写话的困难点、关键点进行思维的可视化引导。图话结合,就是基于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促进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实践。
(二)“图话结合”,探究策略
“图话结合”就是把绘画或者现成的图片资料与写话有机结合,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思维进行可视化引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图片资料辅助写话,或者借助不同的绘画方式,寻找绘画与写话的契合点,以图促写,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表达的兴趣,有效构建写话的可视化载体,从而提升写话表达的质量。
“图话日记” ——表达载体的可视化构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新课标》明确把“对写话有兴趣”摆在首位。由此可见,低年级写话,重在培养兴趣。它可以使学生变“苦写”为“乐写”,变“难写”为“易写”。“图话日记”就是一种既符合新课程要求又适合第一学段学生的写话方法。“图话日记”区别于一般的看图写话,它以图片资料为载体,图片来源丰富、图片呈现方式多样,为写话提供可视化材料,让写话变得形象有趣有依托。
1. 照片日记,童眼掠影 照片,最感性的记录者。它给写话带来的帮助非同一般。学生感受春天的写话总有千篇一律的感觉。红花、绿草,柳树、燕子永远是学生笔下的主角。因为学生写的是自己印象中的春天,这个印象来自课文来自经验来自模糊的感受,这些都是大众的感受。当春日来临,找一个周末,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去踏春,用镜头拍下大自然的变化。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春天里有这么多新鲜的事物啊。照片把春天带回家,带回到孩子的写话中。(春天篇)轻轻地走在河边,脚下的泥变得软软的,是因为春风姑娘的抚摸还是春水姐姐的滋润?蹲下来仔细看,泥土潮潮的,不知名的小虫在泥缝里爬动,他们一定是在奔走相告:春天来了。因为拍摄,孩子们走进了春天、发现了春天。花朵的颜色、小虫的样子不只是随意一瞥,可以在照片欣赏中有更加细腻的感受。这样的感受很美妙,这样的写话显个性。
2. 绘本日记,童心飞扬 创编绘本故事是教师对学生信手涂鸦的引导。每个孩子都会讲故事,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沉醉在自己的故事中,并希望和别人分享。但纯粹的文字表达对这个年段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障碍。会写字的数量,词句的积累,标点的使用都成了他们书面表达的绊脚石。而半图半文的绘本形式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引导学生把速写本的页面划成了多格绘画的格局,然后在每一格里绘画写字。大部分学生是用铅笔直接作画,一边画一边写。很多意思以图画呈现,文字标注关键的内容。在绘本创编的过程中,学生的遐想是自由舒畅的,表达是力所能及的。《风雨同心》抗疫系列、《橡皮家族》系列、《铅笔漫游记》、《我是儿子》等绘本作业的大量涌现,足见绘本带来的童心飞扬。
3.微信日记,童言评论 微信的普及带给我们一个高信息量的图文世界。微信群里朋友圈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进入我们的视野和感知范围,并涉及各个方面。这些信息成了我们关注的对象,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低年级的孩子又是怎样看待这些信息的。微信日记,让学生有了对外界事物发表言论的机会,而微信图片成了有效的助手。
(新闻时事)钟南山爷爷,我在妈妈的手机里看到了您疲惫的身子,红红的双眼,我太感动了。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您却不害怕,冲上前去。我要学习您的勇敢,长大了,我也要像您一样保卫祖国,保护人民!(生活轶事)照片上,帅气的表哥穿着黑色的燕尾服,左手优雅地拖着琴,右手拉出一个优美的弧度,简直就是一个大绅士。哇塞,没一会儿,点赞的就排起了长队。大家的点评也好多啊……舅妈看得呵呵笑。表哥到房间里练得更努力了。哎,我还是赶紧回家练钢琴吧。
照片是自己拍摄的,有着真实的体验和观察;漫画是学生涂鸦的天性,有着最朴实的情感;微信图片秒秒钟都在更新。这样的图片资料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搭建了一个随手可及又能产生共鸣的可视化平台。大大降低了写话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表达的兴趣。“图话日记”完全改变了原先低年级学生写话的被动状态,同时也打破了“看图写话”的单一性格局。
(三)“绘写课堂”——写话技巧的可视化启蒙
低年级写话固然以兴趣培养为主,但如果能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下渗透写作的基本技巧,可谓锦上添花,为后续写作能力培养做好铺垫。思维可视化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最系统的教学体系,把写话思维可视化手段融入课堂,是笔者绘写课堂的实践初衷,根据低年级学生写话存在的普遍缺陷,寻找合适的绘画形式,借助有效的可视化手段,渗透具体的写话技巧,以绘促写,提升写话质量。
一、动作捕捉——视频可视化促进体验
在叙事性写话中,准确的动作描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有趣的指印画》这个课例是通过指印画的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绘画过程中手指的不同动作,以及不同动作带来的不同绘画效果。笔者主要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微课定格动作 教师先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学习伙伴画指印画的过程。采用叫暂停的方式定格每一个绘画过程中出现的绘画动作,本来很容易被忽视的动作在视频观看中被定格,每一处叫停定格,学生说动作,教师把动词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借助微课,老师把后面要体验的动作提前可视化,学生对动作有了直观感受,实际上是整理了写话前看不见的思维。而且同一个动作,教师启发学生用不同动词来形容,为后面的多样化表达奠定基石。
2.绘画体验动作 有了微课带来的绘画印象后,学生在自己进行指印画的时候,对动作就会有意留心和感受。
从打开印油盒到绘画完成,先干什么,接着怎么做,每一个步骤用到了什么动作,这又是一个多感官体验的可视化过程,学生的体验是有效的、是有目的的。
3.写话表达动作 视频中的动作定格让学生对动作有了直观感受,绘画实践让学生不仅感受了动作,对绘画顺序和不同手指在绘画中的作用更是有了充分的体验。这些促成了学生在写话过程中的细节表达和不同动词的准确使用,解决了写话难点。
《指印画》片段:……我赶紧把它摁在白纸上,这就是毛毛虫的头啦。接着我用食指用力按了印油,该画毛毛虫的身子了,长长的身子怎么画呢?嘿嘿,有了,我把食指靠近头部压下去,然后用力一拖,长长的身子就画好了。……
只要让学生置身于感兴趣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一般来说,指印画是利用手指指肚的形状来画一些圆形或椭圆形的事物。然而学生灵动的一“拖”,不仅拖出了毛毛虫长长的身体,也拖出了学生指尖的智慧。没有如此个性化的绘画体验和动作的直观可视,就不可能有后面那准确生动的文字表达。动作定格可视化让学生有机会在绘画中捕捉到自己的动作,教师的引导又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选择更合适的动词。从一项学生喜爱的活动到准确的文字表达,绘写结合发挥了我们想象不到的效果。
二、特点感知——欣赏可视化深化印象
部编本二下第七单元的园地中有一个写话内容,写出自己想养的一种小动物。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介绍时抓住身体特点是重点。什么方法可以让学生形象明了地抓住小动物的样子特点?简笔画就是最好的帮手。简笔画运用最简洁明了的线条、笔划高度精炼地勾勒出状物的造型和最大特点。
1.欣赏中感受特点 课前,学生对很多小动物有一个模糊的认知。如何让各种小动物的显著特点在学生思维中形象再现是这个课例的关键。简笔画欣赏是一个有效的思维可视化手段。教师先安排欣赏视频片段,再由学生一边绘小兔子简笔画,一边按画的顺序介绍兔子各部分特点。接着欣赏简笔画册,说说各种小动物的最大特点,目的是放大动物的首要特点。看到长颈鹿,学生会叫“长脖子”,看到大象,学生会比划出大耳朵、长鼻子。看到鸭子就做扁扁嘴,看到金鱼就甩大尾巴。欣赏让各种动物的特点在学生的作前思维中得以激发和加强。
2.绘画时深化特点 本课例中,思维的激发不仅于此。学生的画丰富多彩,有的画身边常见的小动物;有的画书上介绍的稀奇动物。老师要求大家一边画一边说,个个在自言自语,人人在重现特点。此时的绘画又一次对动物特点进行再现和感知,再现中有了创造,绘画加口述把思维和表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为后面的文字表达铺好了基石。
3.叙述后升华特点 一边画一边说就是最好的介绍。如果说,后面的写话才是最终的表达,那么之前的绘画和口述就是最完美的腹稿。学生在写话的时候,较之前面的绘画环节,有更多想象的空间,也有更充足的时间思考字词的使用。所以流泻于笔端的文字自然就有序生动,得到升华。
《我想养的小动物》:它有一个圆圆的脑袋,脑袋上竖着两只尖尖的耳朵,就像两个三角形。任何动静都逃不过它的耳朵。长长的胡须是它最得意的宝贝,不仅样子威武,作用也很大。在它胖乎乎的身子后面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有了它,走起路来才显得特别优雅。它的四肢并不长,却很强壮。聪明的你,猜到它是谁了吗?
简笔画欣赏和绘画激发了学生对动物特点的感知思维,让后续的文字表达有形可视,有据可依,这样的写话教学突出了重点,克服了难点,效果很明显。
三、联想生发 ——材料可视化带动观察
在绘画活动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儿童的观察和联想。树叶剪贴画是学生喜爱的一种特别有情趣的美术表现形式,也是引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的好载体。
1.观察先行促联想 当学生面对收集来的形形色色的各种树叶,要从中找出合适的,或者利用树叶的特点来拼成某一样事物,首先就要进行仔细观察。教师的引导让观察目标更明确、指向更集中。观察的过程就是联想的过程,面对有颜色有形状的各种树叶,学生的视觉收到刺激,以此生发更多的联想。
2.想象说话显成果 让学生说一说叶片的特点以及与它相似的事物,这是联想的成果。例如:竹叶长长窄窄的,是细条形,它就像蝴蝶、蜻蜓的身子。柏树叶是一条条的,都串在一根枝上,就好像孔雀没开屏的长尾巴。……可以提供句式,也可以自由表达,想象说话使树叶和实物之间架起联想的阶梯。
3.剪贴成画有情趣 观察让学生发现了树叶的特点,说话让发现与实物产生了联系。学生的作前思维中有了图画,剪剪贴贴中就会呈现很多有趣的画面。
4.表达成文水到渠 当一幅幅树叶剪贴画摆在面前,学生既可以表达图画完成的过程,也可以就最后呈现的画面编写故事。文字表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春天的早晨》选段:……两片银杏叶中间夹上细长的竹叶就成花蝴蝶了,再用不同颜色的小叶片点缀翅膀,花蝴蝶更美了。瞧,它在半空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呼朋引伴呢。孔雀优雅地走过来,椭圆的绿叶刚好是它的身子,那长长的一束柏树枝当然是美丽的尾巴啦。小老鼠也来了,它就是圆的组合。……
无论是绘画还是写话,观察都是相通的。绘写课堂,把观察直接为写服务变成观察为画服务,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致,提高了观察的质量。作画材料让联想有了可视依据,图画作为观察和写话的中介,又为最后的写话思维提供奠定基础。
(四)图话世界,收获成果
“图话日记”和“绘写课堂”都是低年级写话的可视化思维运用实践。笔者在实践中,选择了合适的载体,找准了恰当的时机,设定了合理的梯度,让“图话结合”真正降低了写话的难度,提升了写话的质量。当“图话结合”在班里蔚然成风,绘写成果也不断涌现。放大成果,让学生最大化地体验写话表达带给他们的成功体验极其有必要。
作业展示:“图话日记”呈现积累了很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图画有稚趣,文字有情趣,图文并茂,犹如精彩的单页绘本。笔者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展览,专门展出这些精彩的作业。有的是个人或小组完成的“流动图话板”,有的是不断增加的“图话成长袋”,还有定期更换的“展板图话墙”。全校师生常常被这些美丽的图话风景线勾住脚步。
绘本出书:鼓励学生把系列绘画作业装订成册,制作绘本小书。由最初的铅画纸简单装订逐渐到用卡纸精美制作。有的直接创作在精心选购的绘写本上。简单的可以批量打印装订,并向全班同学发送。精美的绘本甚至进入班级图书角进行借阅。
舞台表演:学生根据自编的绘本情节进行修改,自编自导自演排成了舞台剧。借助学校九德才艺秀舞台向全校师生以及家长现场直播。这样的展示把绘写成果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品发表:“图话结合”不仅激发了学生写话表达的欲望,更提升了学生的写话水平和质量。面对涌现出来那么多的好文章。笔者和家长便开始为学生张罗投稿和比赛。有学生在杭州市第十届新童谣大赛中获一等奖;沪浙两地少儿原创诗歌大赛获低段组一、二等奖;学生的文章被《萧山日报·花季雨季》、《作文评点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生在小作家的体验中描绘出更大的梦想。
结束语:笔者在班级里开展“图话结合”的可视化写话教学实践近两年,切实体会到图片资料适时适地的运用对于低年级写话的作用之大,效果之好。“图话结合”改变了写话作业的存在方式。尊重了低年级学生的自然天性,充分利用了生活资源,也促使教师把写话和美术课堂进行整合。学生、家长、多科教师参与其中。“图话结合”不仅让写话变得趣味盎然,表达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写话的困难点、关键点给予了可视化思维的梳理和激发,切实降低了写话的难度。“图话结合”完全改变了学生的写话状态,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写话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 2007.8
[2]叶黎明.写作教学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12
[3]张洪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