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精彩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张丽娟
[导读] 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张丽娟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旧圃镇中学
        摘要: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是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立足初中语文学科育人价值,从师生关系的构建、生活化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课堂研究,意在使语文课堂实效性更强,为学生成长带来精神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做合一;教学探讨
        引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育理论中,特别地强调了做的重要性,因为“教、学、做”三者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割裂开来。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勇气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大有裨益。在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呈现出睿智的思想,这样的思想交流中,语文素养是可以获得极大提升的。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教学做合一”需要这样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展开教学活动前提和保障,只有学生信任自己的教师,教师才能授之以渔。做是教和学的核心,故而,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彼此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实做,才能真正从内心产生自主学习的勇气。教师教学方法要依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学生学习方法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面对正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他们正在紧紧地关闭自己与他人交流的大门,在这个时期,如果教师不能使其思想完全呈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去学和做,那么他们的思维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更不能谈及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了。
        二、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初中语文是中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其科学、系统学习语文知识重要过程。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生活法,也是一种教育法。在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理解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关键,生活中处处有着语文的身影,教师要积极挖掘出文本中的生活化元素,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去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这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初中语文篇目中很多内容都显示出了生活的多样性,既有鸟语花香,又有荆棘丛生,那么怎样在课堂中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呢?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相关的拓展,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关注语文的生活教育意义,使语文变得亲切而又有温度。
        例如,在《卖油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疏通文意,在疏通文意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背后的深层精神内核,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惊人才能,“大家来思考,他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初中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已经很强了,他们基本上能够通过问题看到本质,“老师,就是熟练,熟练了就能像他这样了。”“大家来思考,真的只是熟练吗?我们联系一下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学习,仅仅机械地抄写,没有思考能不能学好?让你每天做一件同样的事情,你能坚持多久呢?”学生们被老师我的问题吸引了,他们开始拓展思考,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了联系,语文在他们心中变得更有效了。那如何促使初中生更好地认真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教材,联系实际尤为关键,只有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细嗅生活之芬芳。


        三、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这是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原话,这足以看出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就是做,只有自己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做,才能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欲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有一个词值得我们教育者去深思,那就是“解放”,“教学做合一”需要解放学生的思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创新学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授之以渔,而后尊重学生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使初中生真正学会学习语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用多元的学习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活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使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语文中的品质去唤醒自我的心灵,放飞思维,在生活中感悟语文情怀。
        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在抱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差,这与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时不能拓展开来、不能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合理地想象,不能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在写作中,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感情传递出来,思想和观念受到了牵制,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失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此教学做是不能合一的,更不能发挥出它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和感悟,让情感在无形中生成,这样,学生就会在语文学习中与文本中的情感相契合,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做的也是真真切切,语文综合能力就会得到更大地发展。“教学做合一”这一思想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即实际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本身就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教师要让学生融入社会这个学堂,这对于正处在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中人情冷暖,社会中万千圣象,都可以为学生的心灵带来触动,借此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才能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做合一”这个教育思想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大有裨益。语文课堂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去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思考,从而提升自我的道德水平,使语文的阳光照在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张建芹.文理导航(上旬).2020(07)
        [2]有效引领优化教学——教学做合一引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优化[J].吴育华.华夏教师.2019(25)
        [3]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J].郑军.中学教学参考.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