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轶中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 154002
摘 要:类比推理是推理的一种方式。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他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科学家经常会根据类比推理得出重要结论。类比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本文主要从类比推理法的特性、类比推理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类比推理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应用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类比推理;
高中数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门较难学习的学科,由于数学的逻辑思维较强,概念形式表达比较抽象化,导致学生获得直观立体的数学认识认知,再加上教材内容体系搭配也比较混乱,使学生更难驾驭数学概念的归纳总结,而类比推理法的出现,给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能够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只是认知框架,从而更容易学习理解。
一、类比推理的特性
(一)或然性
第一,在思维运动方面,类比推理是由一致的相似点出发,从而推出未知的可能的相似点,其思维过程是从特殊过渡到特殊;第二,在推理形式和要求上,类比推理的结论是否可靠,主要是根据被类比的两个对象相似属性的多少,相似属性越多,则结论越可靠[1]。波利亚提出,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的基础,而演绎推理则是类比推理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类比推理足额发逻辑上的严格性和充足的理由,具有假定和猜测的意思。所以说,类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其结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二)相似性
无论是人们的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甚至大自然中都会存在相似性,存在着很多类比。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食物同时出现时,人们会自然而然的不自觉的进行对比,找出其相似点,所以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人们已经习惯这种类推方式。
(三)探索性和预测性
在演绎、归纳、类比这三种推理方法中,用类比推理法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也许是最低的,但是这种方法所推论出的结论同时也是最具创造性的,因为在运用类比推理法的时候,研究没有固定的范围,因此不受现成的原理约束。反之,它却可以推论出很多具有可能性的新原理,供人们探索和检验[2]。它可以提升人们的创造力,提高想象力,从而发现新的原理,由此可见,类比推理法是利用其探索性和想象,使人们发现更多的新的科学现象。
二、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高中生展开自主学习。类比推理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有效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知识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抛物线知识,结合类比推理法,探索学习双曲线、椭圆的新的数学知识。如果多个知识点在解题思路和原理上是一致的,那么学生可以完全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自主学习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高中生探索新结论。类比推理的方法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探索结论方面也提供了新途径。例如在空间问题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平面知识中的结论,去探索空间问题的新结论[3]。学生可以将平面知识中的方法类比到空间知识上,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新的解题思路。类比推理法不仅在教学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解题方面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当学生遇到之前没遇到过的问题时,就可以运用类比推理法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去解决新的问题,最终找到新的解题方法。
三、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第一,从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数学概念由于知识点和章节的不同而体现出来的分散性,但是由于各章节之间都存在相似性,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是就可以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概念,加深对这些分散概念的理解和记忆[4]。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分散的概念整理成一本概念集,就是说将高中数学所有的概念整理出来,勾勒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运用类比推理法理解概念知识;第二,从提出问题应用方法角度分析。高中生应该学会主动学习,利用熟悉的学习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还应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运用类比推理法推导出新的问题,发散学生的思维,探索不同知识点的相同问题,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结束语
总之,类比推理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运用类比推理的特性,将知识点连贯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高中数学学科中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也要运用类比推理法将新的知识点与学过的知识点相结合,探索和推理出新的解题方法和原理。
[1]杜长固.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
[2]邓旭.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方法[J]. 速读旬刊, 2015(5).
[3]陆欣芸.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 学周刊, 2016, No.277(01):137-137.
[4]陈安学.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 学周刊, 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