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价值的好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曹景伟
[导读]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追求和探索的目标和方向,
        曹景伟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    
        【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追求和探索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我校的“一课三案问题导学型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作者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挖掘教材中有积极价值取向的问题”和“创设与学生生活情境相关联的问题”两个角度做了一些尝试行探索,旨在通过这样问题的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实效  有价值的好问题   生活情境问题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也就是说,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标准应该是“学生的成长”,这也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依托学校“一课三案问题导学型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精细化、趣味性、利于激发和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一.挖掘教材中有积极价值取向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张楚廷先生说:“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朱绍禹先生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串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条件”。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之初,一定要仔细研读文本,结合个人的意识和对文本作品的研究感受,从文本作品的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出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提升和发展,增强学生个人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有效问题。
        所谓的有效问题,应该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中不能理解、不能感受、不能欣赏的地方,即课文的关键之处,教师能针对这些关键之处巧妙设计一些问题,既能让学生读懂,亦能体现教学的重难点。换言之,就是学生原来理解不了、欣赏不了、品味不了的地方,通过这些问题的引领,学生能够理解、欣赏、品味到了,这些问题即为有效冋题,所以真正的有效问题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是那些真正有助于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实际问题。


可以这么说,如果教师善于设计一些含金量高和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精细化有效问题,就一定能够引导学生开启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全心的体验感悟,身临其境的去想象,深入浅出的去探究,也一定能够达成理想的教学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语文课程目标。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必然少不了关于人的生与死问题的设计与探讨。作者说“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史铁生对死亡的态度,是不是意味着他对生的淡漠呢?毫无疑问,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的内部去探寻答案的真谛。应该说,这是史铁生对地坛、对地坛的景物透彻解读的结果,也是对世界对生命的解读的痛彻解读的结果。同时又让史铁生思考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也就是“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从而开始艰难而又更加执著坚定地对待生。这样看来,史铁生对死的态度,并不表明他对生的淡漠。相反,当他认定死只是所有人同样的结果,反倒更加自觉地追求生的过程的美丽。可以说,这一认识显示的是史铁生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史铁生的人生境界的提升。而学生探寻这个问题,将既受到史铁生思考的启迪,又明白作者先写“与地坛的宿合“的原因,从而初步地理解地坛作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人生导师的不凡意义。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教师问题的设计就鲜明的体现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价值。
二.创设与学生生活情境相关联的问题,促进学生参与体验。
当我们学习李密的《陈情表》一课时,也必然少不了忠与孝两难问题的设计与探讨,我们不妨给学生设计一些拓展性问题进行探究。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有这么一段话,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关于“忠”与“孝”,有人认为,是统治者用于维护自身统治提出的封建思想观念;有人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未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自选角度,联系古今人物、事件、有关论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他们的看法。这样实践性比较强的问题,针对本文特点以及目前“忠孝”观念日益淡薄的社会环境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引导学生陶冶生活的性情,认识现实生活中情感价值,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人生价值取向。
反思这种基于教材文本作品的深度挖掘并与我们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堂问题设计,必定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触动学生的心灵感应,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既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样的问题含金量越高,思想价值取向越深刻,越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是一门高端的语言艺术,有效的问题能引发并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发在语文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语文课堂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佳手段。
2020年12月
曹景伟,佳木斯市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2.黎利云,《吾爱教学一一张楚廷“5I”课程哲学的理论与践行》,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2019年6月).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
4.《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