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灿灿
义乌市苏溪镇第四小学
【摘要】
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能有效的改善现有的“一问一答式”的传统教学方式,也给学生本身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及想象,更能体现美术教育本身的魅力。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将小组合作运用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去,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时效性,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教育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时效性;高效课堂;小学美术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观以及自身修养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开始真正了解世界、培养自身审美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任何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感,所以在这个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美术教育是及其重要的,而教育方法更是重中之重,小组合作就是这些教育方式中最能提高学生兴趣和效率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课堂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尝试将小组合作有效的运用到美术课堂中。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一)创造良好的小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组合作实行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合理的组建学习小组。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因素,合理组建小组,达成组内互补、组间平衡。每组成员之间有一个梯度,以字母ABCD来进行区别。在组建小组前,借助一系列游戏活动来增进成员之间的团结,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给小组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小组合作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进来,就要给小组成员制定合适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不然有些学生就会偷懒,坐享小组的成果,制定目标也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不能难度太大,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难度太小,让学生有自负心理,制定目标要分为阶段性,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小组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合作过程,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要积极帮助他人完成任务。这样才能体验合作的乐趣,也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师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教师在小组合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小组合作中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不能给小组合作太多的自由,对于一些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适时的提醒,保证小组竞争之间的公平性,同时也要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设立奖项和课后总结
小组合作最重要的目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实现自我提升。而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需要一定的外力推动,比如设立奖项来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方式,课后总结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设立新的评价标准,对于每一同学都要做出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不能只针对成绩突出的同学,对于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要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从而挖掘学生自己的潜力。
二、小组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
(一)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一板一眼的传授学习内容,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去,比面授式的课堂教学多了许多学生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己来说,学生自己来评价,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面授式教学方式只是教师面对面简单的把自己的思想和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学生就会失去自己学习机会,丧失积极性。小组合作则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更好的把自己的理解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受到尊重的,能被理解和采纳的,提升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自然就会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由于小组合作是一个团体项目,小组中的同学也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彼此产生一定的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好是坏,组员和教师都会一定程度上在边上监督。当学生意识到需要考虑别人感受时,就会从小组的立场上出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加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更好的完成小组任务。
(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组合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小组合作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学习过程中能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成功,能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文教资料》, 2013年13期.
[2]邹春燕: 《浅析小学美术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3]薛帆:《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学习·上旬》, 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