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福民
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普通高中改革的内容,将学生的道德、学习、审美、运动等多方面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素,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综合素养;可以指导教师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可以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综合素质;高中学生;现状与探索
引言: 2004年以来,历次课程改革都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各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略有不同,但是,有的地方由于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异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综合素质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更符合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导向作用,要评价哪些内容,学校的教育活动就要认真开展那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和全面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只有除了对于学生的成绩要求外,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评价,使得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作者所在学校曾是一所很一般的学校,但是在上一轮课改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特别是把学生各评价要素(七项)的等第考评,实施量化考考核,做细做实,考核结果公开透明,而且将考核结果上传前学生签字认可,上传后给学生反馈。这一举措给评价好的学生很大的激励,也给评价较差的学生以警示和促进。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上一轮课程改革中,有的省份自2009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并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模块修习评价、学业水平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基础素质发展评价,其中基础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七个评价项目涉及22个要素。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并启动高考改革,将高校招生一次考试定结果,调整为“两依据、一参考”。“一参考”就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一步提升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分量。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有的省份仍采取量化等第考核和写实记录相结合,而有的省份则主要是写实性记录评价,除学业学分外,不再有等第量化考核。基于这一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实施等第量化评价,需要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个环节,虽然多元考核增强了评价的全面性和透明度,但是评价者复杂,把控的标准会有很大差异,评价结果难以应用到高考录取中。
2、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措施不一,有的学校评价不严格,等第考核没有明确标准,反而不敢给学生较低的评价;有的学校虽然有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对学生表现较差的学生评价,也是缩手缩脚,“本来是好学校的学生,评价不能低于一般学校的学生”的观念大有存在。
3、有的省份也是基于以上两点的缘故,取消了等第量化评价,但是也存在评价标准难以统一。由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学校办学水平的差别,对学生评价内容的组织实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仅以写实性记录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会有一定偏差。
综上所述,综合素质评价存在地域、资源,及受重视的程度的差异,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中的应用性。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与探索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抓手,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可以促进学校侧重学生的相关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然而,单纯的写实性评价,很难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实施科学合理的等第量化评价很有必要。如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素质评价,关键点还是怎样做好相关考核内容的等第评价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督导评估,指导学校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评价制度及实施细则。还要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操作水平。
2、综合素质评价的项目应当更具实操性。在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基础素质评价,有的省份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与发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七项,有的是其中六项。但是这些项目的相关评价要素在实际教育管理中,很难界定归类,有的出现交叉。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步对考评项目的归类调整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生活习惯、活动表现(含体育与艺术和实践活动),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按分数计算出其他项目,再按分划等。2016年新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没有提到量化等第考核的情况下,作者所在学校结合本校实际,仍采用以上五项素质评价,将其纳入“思想品德”评价部分,将道德品质转变为品德操守(包括爱党爱国之家国情怀、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团结同学之道德情怀等),将生活习惯转变为责任义务(包括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之社会责任、真诚守信热爱劳动爱护环境之正直守信等);行为习惯(包括遵规守纪、文明礼仪、自省自律等)、学习态度(包括学习表现、出勤等)、活动表现(包括党团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及交流合作等表现情况)不变,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依然取得良好的效果。
3、科学运用多元评价。以前的基础素质评价中包括学生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个环节,如何使全校的评价结果公平公正,三项评价结果各占多大比例,是评价过程中的难题。未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出“组评生、班评组、校评班”的办法,并制定具有操作性的评价细则,基本做到了全校评价尺度一致。因此,为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考录取的应用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督导评估的形式,规定不同学校A、B、C、D各等级的比例,各学校不得突破,可是实现全省的基本平衡。
结论: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可以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结果公平公开,并应用于学校对学生的评先表彰,必将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家长的支持。组织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校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姓名:郑福民、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2、民族:汉族、籍贯: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毕业院校: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历:本科、职称: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新时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