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红
长沙市麓山滨江实验学校 410013 湖南长沙
摘要:新时期教育发展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传统文化理念为导向,实现学校思政教育有效推进,将是未来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将进一步改变现有学校思政教育形式,对提升学校思政专业教育能力及创新思政教育新形式具有关键性辅助作用。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事管理;价值研究
引言
现在,学校招生越来越壮大,学校的教职成员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学校人事管理也有许多问题,比如团队动荡、工作态度不积极等慢慢出现。我们都知道,思政工作确保了学校的所有工作秩序,还保障了人事有序管理。所以,新形势下,怎样在人事管理中发挥思政工作的正面意义,在校园里为学生创建一个友爱
和善的环境,学校现在可以说很难。
1学校学生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教育层面而言,学校学生的创新教育目标是凭借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引领学生思想,为学生指明一条未来发展路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相比较学生创新教育形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为核心内容,以课堂教学为知识、内容传递载体,让学生明辨是非,塑造学生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政治信仰的新青年。由此可见,学生创新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教育上保持高度的一致,都是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这为学生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提供契机。
2学校学生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的价值
2.1提升学生自主创新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指出:在教育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整个教育实施的过程,重视“四有”青年培养。而研究学生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发展层面来看,个体身处于社会发展中,无论是对市场风险的预测,还是对信息数据的分析、处理,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两者融合中,应以学生创新教育为平台,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理论依据,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道路,增强学生自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2.2缓解学生就业压力
各个学校根据国家政策引领,在学生创新教育中做出深入的研究,致力于以教育路径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处的人才,增强学生生活、工作、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更好地、就业。在学生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建构体系研究中,推进学生创新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能够依托于学生创新教育平台,全方位地引领、教育学生,打消学生对于未来发展的盲目性、迷茫性,使学生未来发展道路清晰化,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进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3学校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路径
3.1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应用体系
学校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应用体系完善,其目的在于保障传统文化思想能更好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环境,提高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应用契合度。长期以来,学校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多数停留于对部分历史人物事迹的引用,未能真正意义地探索历史文化发展背后所隐含的内容,使传统文化的学校思政教育引导,多数形成一种单一的教育形式。
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传统文化体系,则是在现有基础上深入地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将与学校思政教育需求相契合的教育内容运用于基础教育工作,改变早期阶段学校思政教育格局,让传统文化思想以体系化教育发展形式,纳入现代思政教育实践环节,以此使学校思政教育对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完善教育体系带动教育实践高质量发展。
3.2开发多元化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实践应用体系
开发多元化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实践体系,是运用专业教育兴趣引导强化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方面发挥作用,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好的专业教育实践环境。例如,对学校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读物作为传统文化思政教育引导,通过分析历史读物中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紧密联系,解析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帮助学校学生在其所喜好的文化体系中发现不同政治中心思想,以此作为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突破口,不断增强学校学生对传统文化思想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为学生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理念。进而采取一种逐级递进的兴趣教学方式夯实学校传统文化发展下思政教育基础,为后续阶段学校思政教育能力提升创造良好机遇。
3.3推进思维转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
学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学生,代表的是学生的想法、态度和利益诉求,反映的是其真实需求。一是要强化立足整体的顶层设计思维。“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捣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学校要从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载体等方面统筹,将“全媒体+服务”的理念融入其中,推进主流话语媒体矩阵式管理,形成合力。二是要注重立足学生的话语置换思维。学生强烈的现实主义与自我主义并存,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应然状态与实然问题并存,强硬化、行政化、学理化的话语模式会造成话语主体和话语客体之间的矛盾激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保证主流话语和价值观在学生中的理性认同和情感内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要转换思维模式,面对网络舆情重疏导、轻封堵,重对话、轻命令,重互动、轻说教,尊重话语客体的表达权利,理解话语客体的表现形式,满足话语客体的实际需求,形成适应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模式。
3.4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舆情反馈机制的构建
话语客体的思想状况、兴趣倾向、学习需求、利益诉求、心理期望和表达习惯等通常会在网络平台中体现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所了解和掌握。一是设立网络舆情的大数据平台,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大数据,对学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话语特点、价值取向等进行科学精准的分析,揭示庞杂数据背后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开展网络舆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判,更好地把网上的舆情引导和网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增强治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二是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通过对校园网站、微信、QQ等平台数据设置敏感词过滤,设立安全等级,通过大数据找出网络舆情发生的敏感区和高发区,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点,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预警应急机制,争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动权。
结束语
现在我国还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新形势要求学校在思政工作中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当下、关注实践,把思政工作融进学校教学管理中的方方面面,让学校人事管理中的思政工作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孙在丽.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9.
[2]杨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李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4]谷照亮.个性化学习视域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5]张一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易红,1974年2月,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大学本科工程硕士学历,从事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