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玲
杭州市朝晖新村五区幼儿园 浙江杭州 310014
摘要: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分享环节,是幼儿表达美、感受美、欣赏美以及进行审美创作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是否设置分享环节、如何设置分享环节等问题的把握都会影响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本研究基于对美术教学活动分享环节设计与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幼儿园和教师自身两层面提出相关的优化策略,以此提高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环节 美术教学活动 分享环节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幼儿园美育要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2015年9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该文件强调,美育不仅在于审美教育,更是情操与心灵的教育,艺术教育要发挥“美育育人”的功能。然而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存在:
(一)限于时间关系,教师选择性的请认为是优秀作品的幼儿上台来分享。
【案例1】:绘画活动《冬天来了》中,刘老师在大部分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 刘老师将收集的的幼儿的作品经过筛选,挑选出优秀作品画贴到展板上,然后该幼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 由于时间关系,刘老师只请了四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没有请到的幼儿心理有些失落,此外,那些没有举手的幼儿则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活动中,在倾听分享的过程中也变得消极懈怠。
(二)请举手的个别幼儿讲解作品,而那些比较被动的幼儿则被剥夺分享的权利。
【案例2】:一次手工智造活动《特别的我》中, 石老师在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开始组织评价环节。石头先把收集到的所有幼儿的画作贴到展板上,然后邀请主动举手的小朋友上台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石老师只请了三位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没有请到的小朋友脸上面露失落,而那些没有举手的幼儿则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二、影响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分享环节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教师的儿童发展观、教师的美术素养
1.教师的儿童发展观
儿童发展观,是指教师对儿童发展的认识或者看法,教师的儿童发展观在美术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教师自身对“美术活动应该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以及“通过什么办法来实现这些目的”的看法。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提高审美情趣,其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关注幼儿的创作过程、情感体验、满足其需求和兴趣,关注幼儿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会将幼儿之前活动中呈现和活动的能力作为引导的基础,基于幼儿的实际发展能力和水平,针对性的设计分享形式和内容,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请其来分享自己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的经验。
2.教师的美术素养
美术价值观、美术知识、能力、技能及美术教学能力,是一个教师的美术素养的体现。一名合格的专业幼儿园教师要有良好的美术素养,这样才能更加容易理解美术活动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更加敏锐的发现幼儿作品的特别之处,才能以欣赏的视角解读幼儿创作的内涵。
【案例3】顾老师选择了五副“星空”画展示在小黑板上。
顾老师:“哇,这幅画真好看!你们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幼儿:“画的有点乱,颜色很美。
”
顾老师:“那这幅怎么样呢?我们请这位画的小主人来分享一下。”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自身美术素养的缺乏,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美术课堂变得尴尬,幼儿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是仅停留在表面,夸赞其“哇,画的真好!之后就没有了接下来帮助和引导幼儿创作的新动力。
(二)客观因素:幼儿年龄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儿童视角的美术教学活动,在设计和制定教学目标时,有经验的老师会基于本班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来设计和实施美术活动中的分享环节。
从教学的时间上来看,小班一般在15分钟作用,中班在20分钟左右,大班则在25分钟作用,考虑到幼儿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设计和实施美术教学活动的分享环节时长有所差异。
不同年龄段美术活动分享环节幼儿幼儿发展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 教师关注点
小班 愿意并乐于进行艺术创作 创作态度、情感意愿
中班 关注色彩、形态等特征 色彩搭配和使用、形态的构造
大班 介绍、分享自己发现的美并用自己的方式创作美 分享交流自己的喜欢或是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和审美体验
三、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分享环节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本研究主要从幼儿园和教师两个层面来提出优化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分享环节设计与实施的策略,一次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幼儿园层面
合理调整师幼比,进行分组教学。可以以小组或者是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师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和分析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提高幼儿创作美、表现美的能力。
构建园本教研制度,创造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环境。幼儿园通过对美术教学活动分享环节进行教学评价,包括分享内容的适宜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分享环节的主体、分享形式等
(二)教师自身层面
深入学习《指南》精神,树立正确的美术教育价值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工作纲要》相关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提出,教师要树立儿童视角的意识,理解和尊重幼儿,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着眼于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或经验,适当追问,提高分享的有效性,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愉悦的美术教育氛围。
学会反思,提高教研能力。“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波斯纳提出的这条教师成长定量,将反思当做教师专业 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可以在相关美术教学活动案例研究、说课、模拟现场及观摩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借助互联网、阅读书籍、美术培训班等形式来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多参观艺术展览,进行艺术创作,在艺术的文化气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许卓娅.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J].幼儿教育,2001,(11):4.
[2]刘焱.提高师幼比是大势所趋[N]. 中国教育报,2014-07-20(001).
[3]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