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玉清
宕昌县实验中学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 748500
摘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与影响,文章分析了中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必须具备核心素养的意识出发,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标准出发,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不知不觉地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发现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前言
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集知识、能力、性格于一体的综合概念,它强调语言能力的多维性,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提出以来,人们对语文核心素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培养情感陶冶能力,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核心素养日益清晰,“得阅读者得语文”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帮助。
一、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有部分家庭教育观念存在问题,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好了课内语文知识就足够了,课外阅读做与不做没有什么影响,殊不知,课外阅读实际上就是语文教学的良好补充,对语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学校放任自流
大部分的学校,都把课堂语文教学的效果作为教育评价的重点,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层面,重视程度并不高,甚至有的学校放任自流,不做任何要求,导致长时间下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文学素质不高,表达能力差,写作能力迟迟得不到理想的提升。
3.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处于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面对强烈的升学竞争压力,所以学校和家庭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考试分数上面,就算家长购买课外读物,也常常拘泥于课辅资料,比如优秀作文选、题海试卷等。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减少了很多接触真正课外阅读的机会,无法从文学经典中吸取养分,对核心素养的提升仍然起不到作用。
二、中小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构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中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教学,应结合当下“核心素养”教学背景,构建全新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
1.1听、说、读、写语言应用能力培养
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识字、读字、写字、组词和造句以及作文的撰写变得更加通顺,还要在言语训练和表达中,逐步掌握应用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
1.2阅读理解力、鉴赏力培养
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应注重阅读力和鉴赏力的培养,带领学生精读、品读,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优美,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培养鉴赏兴趣与能力。
2.创设情境阅读,提高课堂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读更是教学前提。对于中小学的课外阅读教学来讲,教师应加强引导和点播,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细读精读。
再者就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较好的课外读物设计教学情境,分角色阅读,直观性、带入性更强。它能营造出恰当的阅读环境,更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快速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丰富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想象。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制作一些课文背景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效等课件,较好地导入情境。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把握重点和难点阅读片段,让学生从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从而提高对文本阅读的理解力。
3.赏析与背诵,培养艺术感知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语文学习,尤其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重在积累。朗读,是积累词语、句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鉴赏和分析,掌握阅读的技巧,挖掘阅读的思想内涵,感悟阅读的情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阅读鉴赏结束后,达到背诵的程度,无不更强化了阅读文本在大脑中的记忆。加强名言警句、优秀文学作品、古今中外经典诗词等背诵,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作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4.广泛阅读,增强写作应用能力
中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常常需要课外阅读加以辅助。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大力鼓励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语文教材内容有限,唯有提高课堂阅读效率,拓展课外阅读知识面,才能让学生吸收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广泛阅读的同时,教师应教会学生横向比较阅读,通过对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达到触类旁通、博采众长的教学目的。
读过之后,落笔于纸上,或者边读边写,读写结合,加强读后感的写作训练,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表现力。通过广泛阅读积累的大量素材,会为今后写作能力的提升添砖加瓦。
学生如果养成了广泛阅读的习惯,对生活、对社会知识储备丰富,相信对此类话题作文是信手拈来,不会无话可说。
5.培养方法,训练表达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通过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仅仅依靠学生兴趣,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效果还不够。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掌握一些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以帮助有效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还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课外读物也以图文并茂的为主,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们阅读此类读物时,可以让他们从读图开始进行阅读引导:首先,刚开始时,可以让学生们从封面开始观察,想一想封面画的是什么?根据书名与图画猜一猜书里要讲的内容与什么相关。其次,在阅读内页时,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图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此时,为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营造一定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到阅读带给自己的不仅仅是文学,更多的是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愉悦体验。譬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一讲读物里面的小故事、小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再次,阅读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感觉,以看图说话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绘本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理解能力。最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后通过编写“采蜜集”等方式,不断积累词语,不断地感受作者的经历,从中获得自身的体验,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对人物、社会、世界的认识,同时也可逐渐地积累自身的语文基础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不但能提升人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还能陶冶人的心灵,有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中小学阅读现状,着重提出了从精选阅读内容,激发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咬文嚼字等等多方面的策略探究,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学校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应试教育思想问题等,这就要求教育者积极转变观念,以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为依据,采取多种相关的措施,从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入手,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在文学修养、艺术鉴赏能力方面得到加强和提升,实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夏丐尊二位先生编辑的供初中语文使用的教材《国文百八课》.
[2]江永芹.初中语文“五环节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张向林.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外阅读记录卡”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60-61
[4]李彬.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7(10):5-6
[5]庄玲.立足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魅力中国,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