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冯晓仪
[导读] 古希腊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曾经说过“活到老,学到老”,

        冯晓仪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中心学校  广东  肇庆  526400
        摘要:古希腊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曾经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年轻时学习是为了理想与安定;中年时学习是为了弥补空洞的心灵;年老时学习则是为了乐在其中。但事实上学习本该是一件永无止境的事情,应该贯彻人们的一生而并不是某一阶段的事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倡导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必然需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局面,还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养成;更重要的是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最受广大教师关注与重视的一大问题就是该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的相关性概述
        虽然学术界以及相关学者对自主学习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对于其定义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但总的来说每一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只不过有的说法较为详细,有的说法较为粗略。绝大多数学者共同认为自主学习的含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第一,指的是学生自行去选择其自身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以及学习方式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认为,学生自身拥有一定的权利或者权益来对学习的时间以及内容进行选择;第二,基于自主学习模式下的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自律能力;第三,自主学习代表是主动学习,因不同学生对待学习有不同的态度,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所以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意志能力来引导学生或者是控制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基于不同教学方式和方法下自主学习分别对教师以及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对于教师有着更高的教学技能以及专业素质要求。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习惯的养成与教学老师和学生家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不仅是学生人生路途上的指导者与启蒙者,更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教学标准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来进行科学、合理化的教学,这样一来才能够有效的激发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有助于自主学习动机的形成,使其能够充分做到乐学、好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如果小学数学老师想要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于一切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他们都会主动的参与到其中。而动手操作的过程就是激发与调动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教学老师需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为学生多多提供一些能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此来活跃其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动作操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思考与探索,这样一来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学老师可以采取“猜图形”的游戏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揭示课题。当结束课堂导入环节教学之后,教学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来进行新知的探索。首先可以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或者身边所隐藏的“角”,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纷纷说说自己所发现的“角”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角”,教学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折角”,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白纸,行办法用这张纸变成一个“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最后可以看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了任务,有的学生折出了直角、有的学生折出了钝角,还有的学生折出了锐角。而这一结果都是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索得到的结果,在都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创建良好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如果小学数学老师想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就必须要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主动探索与创新。但在此之前,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创新自身教学方式,突破以往传统“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一些具有据趣味性的元素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改变学生以往那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使其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一来则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2]。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内容时,在《多边形的面积》中包含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老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求新知,因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再加上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为此,学习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利用转化数学思想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做好的就是学生的引导工作,并不需要进行包办或者是代替。一定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使其能够在实际操作活动得到思维以及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而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交流合作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应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将课堂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与交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课堂教学地位,准确的说教师只是课堂的“配角”,承担着课主导的责任与义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与交流,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与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答案展开小组讨论,使其能够与大家分享资金不同的思想与结果[3]。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某一名学生提出圆形的纸能够变成正方形,只需要将其四角剪成弧形即可;而另一名学生则说长方形的纸里面能够剪出一个圆形……不同学生之间的思维与想法都是不同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与差异,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想要有效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那么就必须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参考文献:
[1]李树萍.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8(11):114-114.
[2]葛灵光.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J]. 学苑教育, 2019, (20):57-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