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 曾美花
[导读] 要将应用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曾美花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八乡山学校 广东 梅州 514300)

        摘要:要将应用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习概括和改进数学知识的应用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继续为生活中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主要介绍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应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希望为新时代的教学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引言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无处不在。如今,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将应用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习概括和改进应用数学知识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继续提高生活中的数学水平,完善知识和能力的产生和发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及其应用意义
        小学应用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教育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过程,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与特定生活息息相关,并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数学化,是将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例子的教育模型。这种教育模式具有两个重要含义[1]。一方面,将应用数学问题的教学转变为日常生活,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的抽象和困惑,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特定理解和学习热情。在应用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现实生活入手,并着重于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孩子最感兴趣的内容。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使用现有知识来观察生活条件和事物,并使用它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将应用数学问题的教学纳入日常生活,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将数学问题变为现实,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并训练学生发展思想,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将小学应用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的教育实践表明,在教育中,学生始终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价值[2]。这将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热情。学习数学的目的是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并理解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一)明确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利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来建立教育目标,使学生体验到实际运用的重要性。基本上来说,教学应用问题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小学应用数学教学一直侧重于训练思维的价值,但对应用数学的认识,思维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3]。在这种传统模式的指导下,许多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无法使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运用,遇到问题会很茫然。导致数学思想的培养和发展严重不足。
        例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老师可以列出2018年10岁男女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同时列出1998年10岁男女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显示。让这两个数据集计算男女生的平均身高和体重。获得计算结果后,让学生比较两组值并将其引导至原因分析讨论任务。那么导致身高和体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在最后的讨论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了解不同时间的不同社会条件。以前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现在的饮食和营养更加科学合理,导致学生身体更加健康,体质得到大大改善。

这种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平均值,而且可以在回答问题时培养出真正的数学思维和意识,并真正实现了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
(二)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生活实际的背景和媒介中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设计和教育。与小学生的生活背景有关的各种主题的有趣材料,是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兴趣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在设计和教学应用题时,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提出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选择与小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并进行开发。需要在生活化背景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扩大思维空间和思维方式。激发对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我满意度,进一步激励学习,并使学生能够理解应用题学习的真正主题。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应用计算时,可以引入生活化的场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小明和妈妈去一家环境不错的披萨店吃午餐,她们先订了一个直径40厘米的,可过了一会儿服务员来说:“对不起,直径40厘米的没了,给你们换一个直径30厘米的和一个直径20厘米的好吗?”小明没加考虑应允了,你认为这种调换顾客划算吗?先让学生们凭直觉进行回答,然后让学生们运用学习的圆的知识进行各自计算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生活化的场景是学生们很可能会遇到的,既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还可以鼓励学生遇事多加思考,养成爱动脑的好习惯。
(三)拓展生活化的教学应用
        通过转换和扩展教材内容和形式来优化适用的问题。学习过程主要是学习者获得情感,经验和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小学数学应用问题在内容设置,学科选择,数据应用,小学心理水平和现实生活以及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和无聊性之间存在严重的断层[4]。它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并对学习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问题的热情,并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相应的知识,教师应通过转换和扩展教学材料的内容和形式来优化应用问题。一方面,有必要使教材的内容适应生活。当前,有许多与日常生活无关的材料和问题,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这些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基本见不到的,因此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为小学生展示熟悉且有趣的话题和提问方法,并改善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以便小学生可以阅读问题,在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数学的各种应用,并深刻认识到数学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扩展语言问题的表达形式。尽管小学应用题的水平和难度都较低,但是学生们还是存在难以理解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含义的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的含义和扩展尤为重要。为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扩大适用的问题陈述的形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成的问题,而且还要执行公开而具体的研究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类型观察,思考,收集材料并提出问题。在开放式的环境下收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
结语
        将小学应用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不仅对于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而且对于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只要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的实践就可以在应用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之间架起一条面向生活的桥梁。可以提高儿童对应用数学问题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创造力,可以改善应用问题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战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交际,2016(21):178.
[2]杨化芹.把握生活的钥匙——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06):53.
[3]杨永燊.应用题生活化彰显数学活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32.
[4]李果.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