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冲
上海民办进才外国语中学 上海 201204
摘要:数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在数学教学当中,教师的所作所为都应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提升,站在核心素养角度上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成效。数学中的核心素养是指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可以拥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综合能力,对于初中数学学生而言更为直观一些,学生可以对理论知识有所消化,解决实际问题。本文就对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就加强了各阶段教育改革,数学教学也是改革中的一大重点对象,再加上素质教育的到来,意味着数学教学也需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这个特征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方法促使初中学生可以对数学知识产生基础兴趣,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优势,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和模式未与时俱进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课程能力有限,主要表现在教师课程理念传统落后和课程意识薄弱两方面。部分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认为课程只是课程表上的各个学科而言,侧重知识获取,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关注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新课改未落实之前,教师长期使用传统教学理念、模式,即使到目前为止,依旧有少数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课程准则中的三维目的认识不够深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所使用到的方法比较单一,即使已经使用到了新型教学方法,如情景创设等,但最终的效果也不好。除此之外,多数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差,使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均不高,甚至有的教师因为这一原因对自主课程开发完全不感兴趣,虽然有着较高的课程教学意识,但缺乏较高的课程整合能力。[1]在我国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大多以自己为核心,学生长期处于动状态下。再加上教师不断以灌输式的方法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缺失了主动权。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极其容易忽略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核心素养教育宗旨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对学生的品质塑造也没有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不够民主,课堂教学模式不够灵活、多元。
1.2学生学习自信较差
如今,伴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教师、家长对学生也赋予了太大的期望,大部分的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课余之外还给孩子安排了补习班、兴趣班,导致学生的压力骤增。在压力的压迫下,学生的思维很难快速转换过来,使得数学课堂内容和补习内容都无法顺利学习,最终两边的成绩都有所下降。长时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质疑的情绪之中,经常担心考试失误,名次下降,并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苛责,只要考试失败就会觉得人生无趣,长此以来,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承受能力也变差。
2.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1遵循对应的原则施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想发挥核心素养的作用,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起来,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2]。首先,必须遵循师生共同成长原则施教。
初中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人,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效率,当教师教学水平较高时,更能够合理运用核心素养;其次,要遵循低能耗原则,所谓“低耗能原则”,其实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学整体教学质量提升起来,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并且繁琐。正因如此,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但是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也有限度,不能够一次性掌握所有学科。针对这一问题,就应该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该目的是在于保障数学课堂所具备的作用、蕴含的价值都能够充分发挥,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就能够掌握数学规律,潜移默化夯实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基础。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明确和掌握数学发展规律及核心观念,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探究,如果学生要想深入了解数学,那就应该进行认真的探究。学生在学数学知识后,能够明确和掌握数学发展规律和核心观念,这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最高境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并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很好的体现核心素养价值[3]。
2.2重视学生思维拓展
数学本就有着很强的逻辑思维性,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了学习质量的高低,假设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那么学习质量自然不佳,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思维拓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能够记忆和掌握更多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操作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还存在于生活中,对于发挥核心素养作用有着积极影响。核心素养在数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数学能力形成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核心素养,意味着学生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在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学生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是来源于生活中的,而在学生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数学问题,当面对问题时如果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加以解决,就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了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再加上数学本身就是属于理论+实践类课程,没有实践的数学课堂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展现数学教学的初衷。为了体现核心素养,教师应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2.3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核心素养,还需和学生生活实际接轨,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与作用,并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或升学,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数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体现之一[6]。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原本的教学方法加以优化,看重教学方法运用的合理性,将生活中可以体现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联,促进知识内化,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水平。
结束语:在初中数学教中还存在教学理念和模式未与时俱进、学生学习自信较差等问题,为了发挥核心素养的育人优势,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遵循对应的原则施教、重视学生思维拓展、结合生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此来推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小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建立研究[J].考试周刊,2020(96):73-74.
[2]尤宝兰.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5):83-84.
[3]丁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33):13-14.
[4]徐建彬,李荣飞.变革教学方式,指向核心素养——翻转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0(20):7-8.
[5]曹卫国.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清风,2020(20):51.
[6]马红飞.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探究[J].家长,2020(2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