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徐茜茜
[导读] 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数学思想

        徐茜茜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公园新村小学 山东 淄博 255200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要求学生要有数学思想,要求学生在观察世界时要有数学思维,能够从一件普通的事中发现问题,然后对关键点进行分析,进而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即使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也有数学思想,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只有在明白了数学思想的重要性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思想。在数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对知识的掌握会更深,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也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入的认知,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数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必不可少。
        一、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知识点的梳理与归纳,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只有使教材当中的各种知识点变得有条理和系统化,才能更好地被学生吸收和掌握,我们常说的“把课本读薄”就是这个意思。通过数学思想方法当中对各项数学规则的掌握,不定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更有利于数学科目整体化学习,使之以吸收梳理性复习为目的,强化记忆为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有利于现代数学教育理念的形成,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远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推行更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家长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让人们意识到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主动探究的能力才是现代数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有义务在教学中推行实践教育,把数学思想方法带到实际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浅层次的数学知识学习上升到深层次的数学能力学习。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讲解数学概念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具有较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让很多学生只是记住概念但是并不理解概念,在分析一些灵活的判断题、填空题时很容易出错。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实效性,确保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是建立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给学生分析的时候使用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这种抽象的概念,若教师仅仅用口头描述,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分析“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首先,在黑板上画个圆并用一个“十”字将圆分成4份,在其中一份上涂上阴影,告诉学生这一部分就是1/4。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先将圆不均等分成4份,然后问学生:“假设这是一个蛋糕,这样不均等划分后将其中每一块分给朋友,是否公平?”在学生给出“不公平”的答案后,教师再强调:“所以划分的时候一定要平均。”使学生记住“平均”这个核心词汇。这样,遇到“将一个饼分成6块,其中一块是1/6”诸如此类的判断题,学生就知道这是错误的。与此同时,在给学生讲解分子与分母之间的变化关系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图形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当1/4的分母变成8时,分子对应的也要变成2。依据数形结合的方式分析“分数”的概念,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分数的概念,掌握其特征。


        (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预习
        在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限、认知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逻辑性强、抽象意义深的数学知识的认识与吸收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为了缩短这一过程,也是为了提高课堂的上课效率。教师要做好不同阶段的导学工作,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课堂预习,使得学生对课上所学知识有了基础的了解。而数学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渗透于课本预习,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将不懂的知识重点标注出来,可以联系之前所学知识,看看有没有共同之处,之后再联系实际进行操作。在学生的学习中,因为前期的数学知识基础不扎实,对于后期所学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学好。因此需要学生对现阶段所学内容达到预习作用,再结合新学的知识进行知识的优化与理解,从而优化预习阶段的学习效果。小学生具有其独特的认知与思维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预习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为学生挑选适合其身心特点发展的教学方法,明确相关思想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能更加深入学习新内容与知识。
        (三)丰富小学数学教师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相关的知识了解较少,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为此,应该丰富其知识,并且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使其隐现于教材的内容可以全面地、成系统地呈现出来。对此,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改进:第一,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教研室专题备课活动。例如,让全体小学数学教师一起研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隐含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并且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小学生在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什么迁移和同化作用;等等。第二,学校可以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渗透的讲课比赛,或者数学史实、数学思想方面的竞赛等。让学校充满这样的氛围,这样更加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积极自主地去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使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效果更佳。
        (四)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人们,教材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数学教材是数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在教材的内容中,并不直接表现出数学思想方法,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数学思想的教学。首先要在教材的编写上加以革新,在教材内容中重点突出数学思想,其次就是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把握好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教学重点,先从传授知识出发,逐步揭示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初步形成数学思维体系。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材中原本将其分为小数乘整数、整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三个部分,然而新教材中只用一种方法加以表达:首先以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只要数一数两个乘数的小数,就能知道积有几位小数,这就体现出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小数除法》的学习也是同理,当除数是小数时,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整数,也就减少了难度,从而体现出转化思想为小数的计算所带来的方便之处。
        结语
        综合上述,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在开展数学思维方法渗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素质教育为教学的主要发展路线,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不断加快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在新型的教学环境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主阵地,可以将数学思维方法快速地进行渗透。数学教师在课程当中的指导,将可以更好地引领数学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的严谨态度,让他们拥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接下来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渗透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安宁.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97-100.
        [2]孙淑兰.关于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117-118.
        [3]姚小娟,成国平.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及途径[J].学周刊,2018(28):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