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王彤燕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王彤燕
        湖北省仙桃市仙桃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具体为:数学思维、实践能力两项。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是开发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但也是现阶段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尽快做出课程的改革,用创新的思维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目前,游戏化教学可以激发课堂趣味性,本文通过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论述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教学行业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所谓游戏化教学,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利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授课,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因为游戏本身就具备趣味这个特点,可以缓解课堂内冷清的情况,学生自然喜欢加入游戏中,以此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和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也会加深印象。同样,游戏化教学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极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关于如何应用游戏教学,在下文有具体的描述。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也慢慢做出改善,但“填鸭式”教学依旧出现在课堂之中,整个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处在被动位置接受,从未真正参与进课堂。虽然教师也是用了形形色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往往出力不讨好,就像: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主要还是因为教师不能有效理解新课程改革下的理念,最后还是回归到“填鸭式”教学模式,或者是在使用自主教学期间偏离了轨道,在提升氛围同时容易走入死胡同。便造成这种情况,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师只是进行十几分钟的讲解,剩下时间都让学生自主掌握,完全脱离了“引导者”的身份,就像局外人一样,这样是不能激发学生数学能力的,甚至会造成大量滥竽充数的现象。而且课堂不是课堂,只是单纯交流的一个场所,教学的思路一开始就出现了错误,让学生对数学愈发陌生。
        还有另一种方面,教师喜欢“题海战术”模式,在讲解完章节内容后,便开始收集大量习题让学生做,看似在帮助学生“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还有一部分为搞懂讲解时的知识点,又快速进入了习题模式,这让原本落下的课程,继续模糊,则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游戏教学的目标要明确
        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游戏不能仅用于娱乐,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就是合理地设置游戏与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游戏两不误。学生在进行游戏过程中,不仅增加了积极性,还能感受到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更能在游戏中实现动手能力,慢慢打开思维,以此加深对整节课的掌握[1]。
(二)游戏过程要遵守纪律
        游戏虽然可以带动课堂氛围,但也要注意“度”,如果教师不能合理控制游戏现场,将会造成一片混乱,从而课堂纪律差,学生也没有自控能力来维持自己的行为,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过程中,要制定一定的游戏规则,保证课堂的纪律,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引导人”的身份,积极引导学生进入正确的机制中,以此增加体验感。当然,游戏想要有序进行,纪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游戏的安排,也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三)确定游戏教学的最佳时间
        要明确游戏教学的目的,不能过多地涉及,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这样也能保证有效性。所以,教师应该明白,游戏教学是适度、合理地进行,并非是从头到尾地教学。

在学习新的章节时,应秉承合理理念,不能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同时要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摄取。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根据应用原则,本段作出了以下几项策略:针对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游戏教学目标、设置教学体验性的趣味性游戏活动、利用互动性游戏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下面为其进行简要论述[2]。
(一)针对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游戏教学目标
        为了让游戏化教学更加贴切融入教学课堂,要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师要费心进行备课,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不忘教学目标。这里的“游戏”不是为了让学生“游戏”,而是通过此项机制让学生把握数学的内容,在快乐中完成学习。因此,游戏是让学生轻松,在欢快的课堂内得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对本章节所学习的东西巩固、加深记忆。所以,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在游戏中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例如:在学习《有趣的图形》这一章节时,其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这也是教师备课的目的。那么,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游戏的规划,可以准备一些道具作为游戏的基础,就像圆形、圆柱形、七巧板等等。然后布置游戏的比赛内容:“哪位学生组成的图形多,便是获胜者。”此时,学生便会开动脑筋,并参与进课程中[3]。
(二)设置教学体验性的趣味性游戏活动
        体验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等。游戏体验环节的设置,还需要教师的创新,让学生全面掌握,并全身心地加入到课堂中,以此达到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货比三家》这一章节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的大小。教师为了增加体验感,可以进行情景模拟,例如让学生扮演文具店老板,各委派三位学生,其中的摆设物都是一样的,只是在价格上稍有改动,并制作金钱卡片,学生在进行模仿购物时,会发现价格有所偏差,然后明白数的大小,通过购物来分析数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结合实际生活,又能进行娱乐,更加充分的理解章节知识点,而课堂也更具有趣味性[4]。
(三)利用互动性游戏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游戏教学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总体参与性,是整体的活动,并非是个人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可以自由与他人交流,这样积极性便能有效激发,那么课堂的质量也会实质性提升。教师要明白游戏教学的特点是什么,并根据这种特点,合理分工学生,让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当然分组一定要符合学生差异性,不能是空间方面的划分,而是人员方面的,例如优等生与学困生、活泼的与安静的等等,以此共同完成游戏,实现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章节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内容,然后设计课件,内容为“一、二、三年级的入睡时间”,并将学生分为各个小组,人数不可超过四个,不然会影响活动的有效性,在课余时间进行统计,最后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成一份报表。之后,教师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组与组之间论证,得出总体的数据。通过这种团体类型的游戏,学生能够加强合作,提升对数学的理解,实现教学的目的[5]。
结束语:综上所述,是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简要描述。鉴于以上论述,可见数学教学要与时俱进,现阶段,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这让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使用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但也要注意掌控力度,文中就以下几项展开论述:游戏教学的目标要明确、游戏过程要遵守纪律、确定游戏教学的最佳时间。
参考文献:
[1]陆向晖.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54-54.
[2]章凌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9:0299-0299.
[3]彭龙福.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6
[4]徐小娟.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品文选刊:下,2019:0078-0078.
[5]郑琴.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