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艺
广西省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中心小学 532203
摘要:创意法教学就是要进行有创意的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有创意的因材施教,在课堂上进行有创意的教学,提高老师上课的教学质量。在小学采用创意法进行教学,老师要善于打破常规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创意法教学对于进行小学教育的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创意法教学模式
正文: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更多的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尤其在数学课上,老师要带领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教师要学会运用创意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课堂的变化情况,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多变,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带动学生参与课堂,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的知识技能。
一、创意法教育在小学阶段使用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人文素养被不断关注,。现实中的小学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学校的发展需要在教育方面入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的好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将创意法教学充分的融入进课堂中,注重因材施教,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充分带动每一位学生进行学习。现在大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在课堂上利用创意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不会主动思考,课堂死寂沉沉,课堂质量达不到教师的标准。所以,教师要学会将创意法教学带进课堂,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二、创意法的有效运用的具体措施
2.1抓住课堂重点,有策略地进行讲解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在课堂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设计在课堂的提问点,要抓住学生的爱好提问,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从简单到难进行提问,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力的锻炼,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思考,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在进行“有趣的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讲授时,首先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参考,比如尺子是什么形状,钟表是什么形状等,同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找出认识的物品的形状引出本节课要讲授的知识点,然后寻找一些简单的图形进讲解,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比较难的图形。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用课上学过的知识指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回答。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2.2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分析方法,学会主动进行探究。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课堂产生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自我发展。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讲授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理。教师要善于进行例题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将例题进行适当的改编,进行分层次的讲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进行展示,训练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图形的运动”的知识讲授时,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寻找一些图形,在上课时利用图形的展示进行讲解,讲解图形是如何运动的,引导学生能够快速的指出图形运动的特征,老师可以在例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化,让学生多做一些例题锻炼,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在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然后以提问的方式找学生进行回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以小组实践的形式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
2.3在课堂中开展活动,提高积极性
教育以传授学生知识为主,学生在进行课本知识的学习时,在课堂进行一些学习活动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开展一些课堂活动,在确保学生安全,以及方便管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使学生热爱学习。
例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讲授时,教师在课堂上将乘法口诀以游戏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完乘法口诀后,让学生通过“一条龙”的形式,每人说一个。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在课堂中进行课堂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创意法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运用创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加强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展示自己,提高课堂的质量。所以,创新法应用到课堂中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继荣.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创意法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33.
[2]吴红英.创新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7(2):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