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希君
安丘市汶水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日渐深入,小学音乐课程合唱教学呈现新变化、新要求,革新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站在新课程改革的视角,探析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各方面呈现的问题,剖析音乐教材、音乐学情的同时探索可行的思路、有效的策略,高效展开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活动,指导班级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音乐合唱,在快乐学习合唱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音乐是小学教学中的科目之一,对锻炼小学生音乐技能,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和综合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中的合唱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小学生学习音乐提升技能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合唱学习的兴趣,增强小学生对合唱知识的认知,锻炼小学生的合唱技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不足
合唱相比较常规的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严格要求,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当前,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存在代课的情况,导致其本身专业素质有限,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合唱教学的要求,缺乏实施合唱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合唱教学很难对学生进行逐个评分,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合唱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兴趣不高
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一种形式,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合唱的技术要求相对来说较高,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小学音乐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观念上有一定的问题,导致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够合理和新颖,使合唱教学课堂较为单一沉闷,严重影响小学生学习合唱知识技能的欲望和兴趣,导致小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影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
传统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采取的是用练习代替系统的合唱知识学习。尽管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升合唱的配合度,增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但实际上并未教授给小学生有关于合唱的专业知识,甚至有些小学生在合唱练习的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声部属于哪一部分。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和相关知识是缺失的,此种教学方式缺乏合理性
二、小学音乐有效合唱教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基于此,教师在实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着眼,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应该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确保其能够对合唱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做好精心备课,使得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能够很好的迎合学生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合唱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保证合唱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于合唱歌曲的鉴赏能力,应该尽可能避免同一首歌曲的反复合唱,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合唱的魅力,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歌曲,继而主动参与到合唱之中。
(二)、丰富合唱教学模式
增强小学生的合唱技能,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合唱教学模式来实现。丰富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从多方面对小学生的合唱能力和技巧进行锻炼,还可以通过有趣新颖的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合唱教学课堂的趣味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合唱教学氛围和环境,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合唱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步骤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多媒体不仅可以将合唱内容利用图片和动画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对合唱歌曲进行呈现,使小学生可以直观地对合唱内容进行学习,加强小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体会,增强小学生的合唱技能。教师还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小规模的合唱练习,如同桌之间、合作小组之间进行合唱练习,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利用小学生感兴趣的歌曲开展合唱教学,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合唱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高对合唱教学的重视
尽管合唱教学需要一定的音乐设备和场地,但实际上这些外在的条件都不应成为限制条件。对于小学的管理者而言,应尽可能地为学生置备有关的合唱教学所需的音乐设备,并提供相关的练习场所。这些硬件设备和场所并不是一次性投资,而是会帮助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进行合唱的专业训练,因此是值得的。
(四)、科学选择合唱素材
在合唱的教学当中,教师在创新和改进了合唱教学的教学方式之后,还要科学地选择一些合唱素材作为辅助。教师对于合唱素材的选择一般是以符合学生学习水平,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的合唱素材作为基础,并结合教材中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和创新,整合成适合学生合唱的合唱素材。科学地选择合唱素材,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依据,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合唱知识和合唱技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合唱的热情,培养其音乐表现力,进而推动合唱教学的稳步开展。例如,教师在选择合唱素材的时候可以多选取一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进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对于合唱教学的参与兴趣,以《大雨和小雨》为例,这一合唱音乐素材具备音阶高低和长短都不相同的特点,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首合唱歌曲素材。在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这些初步合唱知识、技巧的指导后,就可以再深一步地选择难度系数稍高的合唱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例如根据教材的内容创新、改编成一首多声部的合唱素材等。另外,教师也不能单单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还可以将课外的合唱素材引用到自己的合唱教学当中,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拓宽合唱教学的教学渠道
(五)、拓展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
学生在合唱练习之前应该具备分析作品的能力,对于作品的情感起伏有大致的把握。一首歌曲分成前奏和高潮部分,前奏部分非常的和缓,高潮部分非常的激昂,因此在合唱环节中学生应该将这种和缓与激昂表达出来。在合唱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合唱曲目的情感起伏,从而将合唱的每个环节自然的衔接起来。例如,在《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前半部分非常慷慨激昂,但是歌曲的后半部分主要描绘了我国大江大河的美丽景象,歌曲的形式又非常委婉和温柔,到结尾处歌曲又变得非常激昂,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该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走向和起伏,从而使学生在演唱中可以通过起伏的变化将歌曲的刚与柔之美表达出来。
结束语
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教学方式应受到学校层面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师也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逐步提升合唱水平,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师也要适当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和教学能力,帮助合唱教学的有效推进。
参考文献
[1]董吉奕.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创新方法[J].北方音乐,2019,39(06):154-155.
[2]余君.基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06):210-211.
[3]郑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9(03):114.
[4]潘亚勇.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22):183+185.
[5]孙彩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北方音乐,2018,38(2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