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肖安裕
[导读] 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按照新课改要求,

        肖安裕
        (湛江市麻章区第二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按照新课改要求,班主任教师在推进德育工作期间要明确侧重点,给初中生身心共同发展的机会。应用立德树人理念,转变教育教学工作态度,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成为本文重点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班主任
        引言:班主任教师进行学生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初中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优秀人才。将德育工作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突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力,能对初中生形成一种激励,让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立德树人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结合的重要意义
        初中班主任将德育工作视为基础,应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将教育观念深入德育工作之中,帮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有能力面对现实生活的问题,学生的长远发展能得到保障。因此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应用极其重要[1]。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之中,通过沟通交流或班级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心理发展状况,应用针对性的教学辅导方式,这对初中生的独立自主人格养成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价值,有效应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突出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班主任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德育工作的问题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方式
        班主任教师对德育工作落实有核心影响力,面对的学生群体与以往不同,学生能利用各种渠道接收外界信息,因此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也会更加复杂、成熟,想要做好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要知道初中生只是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处于青春期,自我的独立意识提升,更需要被别人认可,但是不能被当作是一个大人。一些班主任教师在德育工作期间,还会应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过分关注理论而忽略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不能掌握德育知识要点极为普遍,这也能表明教师在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知识方面匮乏所导致的。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发展方向有决定性影响,心态、思路、专业性也会影响担任课程的教育质量。如果教师的综合能力有限,在教育教学阶段,没有意识拓展学习,就会出现理论与现实之间脱节,德育工作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二)忽略德育的影响价值
        初中班主任在教学实践期间,由于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长期应用应试教育的理念,会导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期间,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德育教育活动的推进未能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内容不够深刻。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就会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德育工作的价值未能展现,甚至部分教师推进德育工作只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开展应试教育。
        (三)忽视家长教育影响力
        学校教育是初中生成长所依赖的,但如果落实德育工作只依靠学校,也很难达成理想化的教育教学效果。家庭教育对初中生的成长进步也有着关键影响,推行家校合作模式,是班主任不能忽略的工作。部分班主任只关注学生在校阶段的表现,而忽略学生在学校之外的表现,这种情形之下,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化,在德育教育方面就不够全面。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脱节是普遍性的问题,班主任即便开展德育工作,但是学生家长不配合,受到家庭的阻碍,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会存在诸多的未知。这种情形之下,家长有德育教育的意识,但是方式方法出现问题,以及班主任给予的支持有限,都会影响德育工作质量。


        三、按照立德树人标准落实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举措
        (一)包容和信赖,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机会
        中学生在实践探究期间,无论是行为还是心理活动,都比较叛逆,很难接受别人的意见。甚至一部分学生认为,不听从教师的指挥很潇洒,所以学生会有特立独行的性格,喜欢奇装异服并模仿成年人的言谈举止,希望他人能把他当作一个大人[2]。在这种情形之下,初中班主任要保持一个包容的态度,提升学生的信赖感,做好示范并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通过扬长避短的形式,帮助学生将自己好的特点放大化,将自己不好的部分及时改正。
        初中班主任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正确对待各类问题。比方说学生在遇到困难问题不能抉择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询问自己,事情是否真的想做,以及这样做对自己是不是有很大的帮助,这件事是否与法律标准、道德标准相悖。避免学生因自我认知不够,冲动之后犯下错误。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期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展现,保障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后续就能给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条件。班主任教师要深入探究立德树人的概念,了解现行的国家政策,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班主任应该承担的基本责任。教师讲解课程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程理论基础,更是要让学生学会为人处世。立德树人与学科教育的联系性增强,根据立德树人思想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立德树人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而进行的,德育工作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
        (三)利用家校合作模式,做好实践教学引导
        班主任要应用家校合作的模式,帮助学生提升家庭教育认知。日常要做好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具体表现,更全面地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如果家长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错误认知,教师则需要利用家长会、线上沟通等途径,对学生家长展开有关于德育教育重要性,以及家庭德育方法指导的交流会,让学生家长更好地理解德育工作要点,有效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3]。针对学生家长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期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加强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家长处理问题的策略。
        立德树人的理念应用,要求德育工作突出自身的实践性、它并不是一堂课程,而是通过各类德育实践,给学生提供自我拓展的机会。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将教育教学范围扩大化,利用实践教学法,完成教学改革任务目标。教师让学生亲身感受、直面观察,在初中生道德素养综合拓展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律对国家任何产业发展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力。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法院旁听,认真感受法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产业发展的关键效率。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过程中学生能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有效提升法治意识。其他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关爱孤儿、孤寡老人,宣传政策等等相关活动,初中生热情参与,能强化自己的实践经验,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以及道德水平,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
        结束语:
        德育对教育教学工作有关键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初中班主任要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做好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调整。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变革德育教学的方式,才能在新时代,契合社会发展需要,遵从上级领导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展现出时代的特色性,也是未来中学生要实现长远发展,通过理论学习强化实践能力的必要措施。教师教会初中生如何处理问题,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初中生在未来的长远发展阶段,必然能将基础教育目标有效达成,找到适宜的自我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潘玉玲.春风化雨,立德树人——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02):257.
        [2]陈良意.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新课程.中学,2019,000(012):P.224-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