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孟祥胜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

        孟祥胜
        招远市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的政治课堂应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能够感受时代道德要求,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高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的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渗透;全面发展
        在高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能够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状况,能够通过思想意识的教育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德育在高中教育当中有着重要作用,而德育与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关联,所以在政治课堂渗透德育尤为适合。通过德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为健康,为学生的全面教育打好基础。
        一、在政治课堂构建平等对话模式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涉及比较多的理论课程,教师在开展政治课堂的过程中不应只讲授理论知识,还应根据讲课的内容合理的设计演讲、辩论和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话题当中,进而让学生更好理解相关理论内涵。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道德体系的建设,能够让学生通过辩论对正确的价值观有更为充分的认识。教师在开展辩论课堂的过程中,可以充当辩手或者裁判,实现与同学的近距离交流,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情况,进而可以在政治课堂中选择学生关注的话题进行辩论。教师可以在辩论结束后对辩论结果进行解读,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辩题当中的理论,同时能够实现在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1]。
        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孩子应该穷养好,还是富养好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开展讨论。富养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列举富养能够培养孩子的品位,能够让孩子在富足的物质条件下养成自信的品质,面对社会中的多种诱惑可以保持初心。反方同学可以列举穷养的好处,穷养的孩子可以在面对逆境时有顽强的毅力,能够审慎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更加珍视人情体验。这种正反两面的探讨可以使同学对消费观认识更为全面,不选择极端的消费方式。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对政治课堂产生高昂的兴致,并且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锻炼口才,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并能够提高道德水平。
        二、应用适当情景实现德育
        教师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与时代相关性比较大的课程,深入探讨社会热点事件,并且能够根据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对学生的德育。高中政治课程很多都与生活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适合的社会事件,能够使学生对政治课堂产生亲切感。

在网络时代,社会新闻往往会快速发酵,人们可以针对社会事件进行自由评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在洪水猛兽中秉持笃定的思维,能够辩证地看待事情走向,根据事情的发展情况审慎评论,不能为造谣人员推波助澜。网络事件很多都能展现出社会道德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真切感受社会现状,并让学生通过个人选择提高个人道德素质,能够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2]。
        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党员冲锋在前的事迹。教师可以播放党员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在大山里建立了免费女子高中的事迹,使学生对党员的先进性有更为深刻地了解。学生通过社会新闻能够体验到共产党对人的指引作用,进而使学生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张桂梅在最艰难的阶段,带领学校全体教师共同朗读党章,通过对党员精神的重新认识,激发了教师的斗志,所有教师精诚合作使女子高中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种无私忘我的精神,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共青团,并且能够在社会中发扬共产党的精神。
        三、教师以身作则树立道德模范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存在于课本上,还应体现在生活当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政治教师更应该表现出道德模范作用。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秉持优良的生活作风,能够在生活中有所作为,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教师还应通过个人学习提高素质,在言传身教中展现出个人的道德品质。教师的高尚人格和道德魅力能够形成模范效应,可以在生活中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例如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能够对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心,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教师的爱护。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学生适合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更为认可,能够主动改善学生自身的道德缺陷。教师还应对学生的价值选择进行指引,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渗透。教师还可以应用多媒体给同学播放《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电影,使学生在影片中体验到国家建设的重重困难,进而更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高中政治教师应在课堂当中注重渗透德育,使学生的能够在高中阶段全面建设道德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并且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要求自己。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的平等对话、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实现对学生的德育。
        参考文献:
        [1]张玉叶.提升高中政治课堂德育教育培养创新合格人才《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年第31期.
        [2]黄泽波.培育政治核心素养发挥高中政治课堂德育功能《读天下(综合)》2020年第01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