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陈宇静
[导读] 近年来,社会经济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产生力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

        陈宇静
        (兴宁市华侨中学 广东 兴宁 5145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产生力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市场的竞争。为了能够在竞争激励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各企业逐渐的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了自身的经营与管理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渐渐的我国一些公共服务部门中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那什么是精细化管理呢,我认为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文化。在德育教育广泛普及的背景下,如果能够在德育工作融入精细化管理,那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校德育教学有效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于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生来说,德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非常重要。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初中德育;有效性

        一、初中学校德育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化管理起源于发达国家,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其中的一种表现。最开始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当中,是一种企业服务质量精细化的体现。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基于常规管理基础上向着更深层次发展的管理模式以及思维模式。基于现代化背景下的管理分为规范化、精细化以及个性化三个层次。精细化管理注重强调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我认为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提升初中德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要求教师将德育管理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充分做到对教学岗位负责、对学生负责,使我们能够在每一处、每一件事上都能够见到精细化管理的存在[1]。
        二、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受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却严重的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众所周知开展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德育教育的广泛普及,初中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基于时代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初中生的德育实践能力还是无法有效的满足时代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以往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因单一化教学方式以及纯理论知识的教学严重的打消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初中德育教学质量低下。
(二)校园德育氛围不足
        俗话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的开展本身就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工作,如果想要很好的提升德育教学有效性,那么各学校与教师都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开展德育工作。但从当前我国大多数初中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对德育教育都缺乏足够的重视,校园的德育气氛不够“浓”,这样根本无法实现我国德育教学的根本目标。随着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处于二十一世纪背景下的我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型时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事业的方向向知识、技术型发展,但似乎人们只看到了一点,忽略了新时代背景下各行业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导致了初中乃至我国整体的德育教学水平低下。
        三、精细化管理实施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初中生道德品行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包含的内容很广,从爱国主义教育到心理健康教育无一不包含在其中,可以这么说德育工作大能够大到宏观管理,小能够小到一个细节。

但无论是哪一方面我么都需要为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才能够符合精细化管理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开展初中德育工作之前,相关领导人员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这样一来才能够规范学校的管理,才能够让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该怎么样进行德育工作的实施,明确初中德育教育的工作重点。如果各学校想要很好的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那么就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各种管理制度的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想要让学生牢固掌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德育教师就可以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来完成教学,例如开展“创编三字经”的主题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记忆中学生一些日常行为规范;例如坐立行、重举止、读写听、正姿势;尊师长、听教导、规必循、矩必蹈;同学间、交往端、待人宽、律己严……通过自主创编,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记忆,同时还有助于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单纯的依靠语言说教来进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讲解,那么将会得不到任何的管理效果。
(二)创新德育精细化活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
        如果想要切实有效的提升初中德育教学有效性,那么就必须要注重德育活动的创建与创新。大家都知道只有在德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够充分的展示自我,但德育活动的所起到的作用可不仅仅是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德育活动的开展更是为了启发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因此,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各学校与教学老师要充分发挥出德育活动的积极作用,例如班会、晨会、升国旗仪式以及品德课;当然除以上所说这些之外,各学校还必须要注重德育活动的创新,例如可以每月举行一次不同主题形式的活动,例如第一学期第一个月组织“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关爱朋友、感恩爸爸妈妈;第二个月组织法治报告教育会,旨在学生能够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掌握与了解;第三个月组织防震、防火演练等等。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活动的举办,让初中生对生命有正确的认识,培养其乐于助人、热爱生命与生活。
(三)注重管理手段精细化,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需要透过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就能够看出一所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好坏与否。因此,在日常德育教学活动中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而在这一过程中则需要进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以及精细化的管理,并遵循从点滴做起的教导原则,相信在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们就能够自主的保持一个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四)授课方式多种多样,注重课堂生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严重的阻碍了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基于现代化教学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应注重多样性教学方式的运用,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教学活动当中。事实上德育教育的教学重点并不是在于“教”,而是“体验”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会告诉学生什么是可以做的或者什么是不能做的,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低下的,而是应该告诉学生“自己该怎样去做”。因此,在日常德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此种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来播放相关视频以及动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德育知识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例如义务志愿者活动。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良好道德品质的珍贵,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我国现阶段初中德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非常有必要,且初中德育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还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还能够大大提升初中学习的德育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金周. 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J]. 中外交流, 2019, 26(21):116-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