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提问有讲究,问题有优劣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叶占娣
[导读]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在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单元学习里
                               
                                
                                        
        叶占娣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在阅读教学的提问策略单元学习里,我把教学重点聚焦在“学习提问”上,目的是让学生打开思维,勇于提问,感受提问的乐趣。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聚焦提问策略,展开深入研讨,即提问有讲究,问题有优劣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习提问   策略
        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如果学生只会解答,不会提问,并非教育本质!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多年,基础教育界变化甚大,尤其是统编教材问世后,语文教学阅读中仍存在着许多理念相悖现象。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只需要简单判断回答的教学行为模式仍广泛存在。久而久之,学生提问意识得不到正确指导策略,思维培养无从谈起,还养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独立阅读成为空谈。而统编教材重视提问策略,就是要提高孩子们阅读理解的思维含量,提升阅读思考能力。重视提问策略,教会孩子读书思考,善于发问,最终能形成“会读书”“善读书”“善思考”的能力。以下就提问有讲究,问题有优劣的教学策略中,我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剖析文本,提炼方法
        阅读教学中,无论是“教”还是“学”都离不开对文本内容的剖析。统编教材的诞生后,我就将统编教材一至六年级进行剖析整理,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在原初阅读体验中生成思考,决不回避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让学生强化课型意识与文体意识,建立让学观念。老师在教学时应注重文本的剖析,在剖析中让学生学习一些提问策略:可以是借助题目、借助插图、借助文本线索、依据生活常识或经验、若提问与实际意见相佐时,可以修正,或者独立创作等等。因此,学生在课堂阅读学习时,我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老师在教学中开展以上三个步骤学习的目的是淘汰低级的、价值不大的,提取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样筛选出有难度、深入探究的问题来重点解疑。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内容理解到领悟到提问,这样在文中来回反复,既加深文本理解与体会,又提升阅读能力。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中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后自主提出问题。
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2.作者为什么要用“呼风唤雨的世纪”作题目呢?
3.“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
4.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
5.“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
        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每人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清单,互相学习、梳理、解决。
        最后,共同讨论出新的问题来学习,如提出新问题。


        1.现代科学技术中,还有什么创造出奇迹?
        2.联系生活实际,还有什么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
二、学习提问策略,实时观察学情
        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会了学生质疑问难就是教会了学生最好的读书方法,将使他们一生受用无穷。”为了探寻合适的提问策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在教学中集中学习“如何提问”,关注提问策略的指导,并从多个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提取策略。鼓励学生阅读文章时,尝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提问的角度可以从读者的收获、文章价值、批评反驳、创意借鉴等中提出来。古语由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下是学习提问策略,并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针对“课题”提问
        每篇文章都有课题,当课题出示后,我都会让学生默读课文或气度后,提出自己最想知道或最感兴趣的东西来。最后根据文本的特点,筛选出“好问题”。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我是这样做的:
师:板书课题齐读,学生自由提问。
生1:蝙蝠是什么样子的?
生2: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
生3:雷达是用来干什么?
生4:雷达是什么?
师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出学生2提得最好。
(二)针对“内容”去提问
1.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了解后,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课后练习题、导读等途径,寻找自己针对课文内容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学习。如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提出:1.豌豆怎么样才能不会变得僵硬起来呢?2.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3.豌豆家族的排列是不是就是他们的年龄?然后再到书本中去找到关键句子,找到关键词语,找到关键段落。
(三)针对“学法”“生活”提问
     在学习这两个环节时,可先让学生学一课就整理出所提出问题的清单,然后进行问题整理并筛选分享,可用表格、海报、卡片、图片等形式进行分享。
如:《蝴蝶的家》就用卡片的形式整理出问题

        从文章的课题、内容、学法、生活等角度去提问,角度无法计数。这样可以打开学生思路,感受到角度多样化,使提出的问题才更具姿彩。学生学习多角度提问,实实在在的观察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情况。提出策略的教学呼唤着我自我的觉醒、觉悟,使提问策略的“教”成为我教学时的自觉行动,使提问策略的“学”成为学习阅读学习的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不仅能读懂、读深,还能善问。
三、应用提问策略,提升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知识的领域,要学生像“侦探一样提问”。老师必须从提问的目的、技能、重点等学习后,学生就应用提问方法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学习提问策略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要付诸实验、应用。古语由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学了如何提问,先练习,接着交流分享,最后延伸。学生的能力才会在良性循环中不断提升。
(一)、练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学到新文章时都让学生练习提问。例如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师预测(提问)出示“老屋” 问:看见这个词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生1:这是一间怎样的老屋?生2:这间老屋有多老?生3:这间老屋有多少岁了?生4:这间老屋样子应该很丑吗?........学生在这过程中锻炼了思维能了、探索的欲望、口头表达能了等。
(二)、交流分享
        学生提出的问题多样化,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提取有价值性的问题来。然后整理好问题进行交流分享。例如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生会提出老屋计划要倒下去时,偶遇到谁?有什么请求?怎么回应?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学会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分享中互相提高。学生自主性被激发了,学习热情高涨了,在练习、交流分享中开动脑筋,积极找寻理由来证明自己。于是,在学完文章后必须进行问题延伸,这样来提升学生的条理性、深刻性等。
        结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引领,是开启创新思维之门,使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提出问题方法、巧于延伸提问问题,是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正所谓“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刘济远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蔡伟
                                《小学语文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