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 徐俊
[导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仔细照顾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徐俊
        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  吉林  集安  134299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仔细照顾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进程,而教育的发展又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好科学这门课,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只有从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文章从小学科学教师的角度出发,首先强调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当前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课堂内外如何存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小学理科教学的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科学;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佳的良师。兴趣如同人的生命,只有孩子们对科学课感兴趣,才会沉溺于科学课堂,探究其中的奥妙,促使他们勤奋学习,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并影响他们未来一生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们在科学课上的学习兴趣呢?作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位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学生,会对各种现象和问题感到惊奇,这种惊奇常常是他们继续研究这个问题的动力,使他们总是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对未知知识领域的探索中,甚至达到对所学到的知识痴迷的程度。当学习结束,特别是有了收获,他们就会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把书本当作自己的导师,并由此感到舒适感和舒适感,这种舒适感往往又会成为他们继续钻研的精神动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且小学科学课程本身也是极富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学科,一旦学生对它感兴趣,特别是对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和幻想,当他们爱上科学这门课程时,就会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志向明确,兴趣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一旦对科学这门课程感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不断地积累知识,研究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他们总是能够把小学科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考,并从事与科学相关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沉淀,他们将逐渐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与科学的关系,以致将越来越多的学生投入到科研中来,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它既是人为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教学问题情境,能激发孩子们急于求成、探索、研究的兴趣。根据教学目标,遵循认知规律,有机地结合已知的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我在教《杠杆》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比谁力气大”的游戏,让学生推荐班上公认的力气大和力量小的两个同学进行比较。气力小的,离支点较远的棍子的一端,气力大的,靠近支点的棍子。最后几次力量较小的获胜都很容易。如此结果,显然令学生大吃一惊,于是提出问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从而激发了学习研究杠杆的兴趣。


        创造生活环境,把具体内容整合到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知识的内在美,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了解科学,从而萌发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能大胆想象,乐于设计,勇于创新,真正喜欢科。
        三、在教材中优化实验,学玩结合
        小学科学实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在科学课堂上,实验是我们教师的宝贵财富,而如何深化和优化实验是关键。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验具有游戏的性质,要做好这篇文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通过实验,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有效地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延伸了孩子们的有意注意,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有效地调动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幼童从对游戏的关心转变为对游戏结果的关注,从直接兴趣转变为间接兴趣,并最终完成了由快乐到智慧的转变。
        四、充实课余生活使学生活跃起来
        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新鲜事物或内容的短暂而强烈的刺激,常常是积极的,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娱乐游戏,能让学生体验社会角色,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思考,动手创造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开展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例如,带孩子观察校园内的小树和其他植物的生长;站在草坪上感受风,介绍关于风的形成的知识;带孩子到学校园里看看周围的环境,让孩子们讨论环境和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或者让学生自己养小鱼或蚯蚓,然后让他们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小朋友们分享如何发现、培育和观察这些动物的方法,并把它们在培育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记在日记里;或者举办绘画比赛,让他们把看到的画出来。长久以来,他们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学会在观察中提问,学着去书本上寻找答案。把孩子带入自然、生活,感受科学的魅力,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他们的知识范围也扩大了,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五、协助学生迁移知识
        学生毕竟是孩子,总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孩子进行知识传递的过程,但是不管他是对还是错,作为老师,我们都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鼓励孩子去探索,让孩子把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引导、批评的形式,解决他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完成知识迁移,使他们更切身地感受科学之美,并使他们像过去一样,更有激情地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地学习科学知识。
        总之,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极为重要,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民族进步的需要。科学这门课要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性,而所有这些学习的前提都是要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们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也有能力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顺利成长为新时代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创新人才。同时,对学生的回答,无论得体与否,老师都要及时做出评价。一个赞美的手势,一句鼓励的话,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
        参考文献
        [1]李东方.浅议如何提升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7 (6):180。
        [2]邱庆松.浅议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6(3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