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重庆市沙坪坝区阳光家园小学校 400033
【摘要】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的,可以通过及时解决学习问题来全面指导学生的学习。本文将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信息技术
【正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现如今,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候知识的缺失。因此,探索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非常的重要,然而项目式的学习就是这其中之一,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思维能力,本文将对如何使用基于项目式的学习进行教学和指导学生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项目式学习的概念
项目式的学习是一种引起很多关注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体验式综合学习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主体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为学生开设探索性学习课程,鼓励学生通过协作和自我探索的模式积极学习,解决现实环境中的问题,最后将结果展示或应用于现实环境。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具有以下特征:(1)开始学习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行找到目标,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设定目标。(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指导的实施。项目式的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强调学生计划和执行自己的任务,并最终完成学习目标,而不是强调学生遵循老师规定的步骤。(3)注意学生的自我探索,不强调知识的获取,而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创新的强烈渴望。(4)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不仅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考虑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5)最终学习结果的呈现是开放和多样的。项目式的学习并不强调知识点作为学习目标,而是强调学生可以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并通过手,嘴和大脑加深对自学成果的信心。(6)注重从反思中学习。通过一系列基于目标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反映学习过程中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并最终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建立学习兴趣并增强学习信心。
二、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国家课程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使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该课程以知识为基础,将对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整合到主题活动中。 “绘画”和其他软件的教育顺序是,首先教和学单个知识点,然后将其广泛应用。在现有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使学生能够逐渐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水平。当前,小学教学信息技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在教学知识点时很容易忽略知识的联系。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课时安排非常的少,通常每周一堂课。如果知识点被连续地呈现而且每个知识点的相关度又很低,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就不容易轻易忘记并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另外每个课程的主题是相对独立的,课程之间和课程之间的主题之间几乎没有关联。课堂学生组成的大部分作品是半成品或粗糙的作品,没有太多完美的作品。现有的教育安置并没有使学生受益。第三,作品的制作通常在学期末完成,这时学生必须整合他们对整个学期的知识,并全面使用作品。一些没有扎实基础的学生在完成完整的任务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基于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引入新的学习理念和实践,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效率。项目式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基于课程整合概念和问题解决技能培训的学习方法,它是对当前学习方法的重要补充,可以在基础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尝试。
三、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方法探究
项目式的学习应用于基础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以下是应用于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
3. 1学习前:项目准备阶段
首先,选择项目,然后老师综合考虑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者,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出决定。教育目标取决于六年级需要学习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教育目标确定如下: (1)学生的协作,问题解决,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发展,(2)学生要求使用信息制作具有技术知识的PPT。学习者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考虑,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为了确定项目,项目学习是基于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因此,学生的研究主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可以找到对北京现有建筑物的具体分析和研究,并最终在PPT中显示研究结果。
3. 2学习中:项目实施阶段
学生探索活动,设计方案,设计资源,选择认知工具以及设计自学策略。学生应根据“非遗文化”的实际情况开始学习,促进团体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信息和网络信息整合资源,设计学习资源,主要探索过程使用电脑。当然,也可以在工具中添加自我评估表,评估表和其他工具,以发现问题并开始独立学习。在作品创作的这一阶段,老师会适当地协助学生,让学生合理,科学地组织教材,最终创造出完美的作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可能包括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指导,在项目中可能会为学生提到的内容,提醒学生学习以及评估和纠正学生的最终工作。
3. 3学习后:项目改进阶段
当学生在项目研究阶段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有所改善时,他们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的最终草案,以便学生们可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容以及整个制作PPT的过程。创作基于某些思想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理解他们的工作和设计思想。然后,学生和老师可以针对显示的PPT内容提出具体建议,从而使工作真正完成和完整,以便在纠正后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讨论活动,讨论学生从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以及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学到的理论知识。可以要求学生谈论他们认为应该还是不应该从基于项目的学习中学习。
【结束语】项目式的学习使学生在不积累知识或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从实践意义上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允许学生通过作业学习,他们可以有效地体验学习大师的乐趣和成为学习大师的乐趣。它可以使学生有目标感,这是受他们寻求答案的愿望影响的学习目标,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分组,独立生产和描述的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因此基于项目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彭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汉字文化,2020(11):139-140.
[2]周砚芳.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0,18(1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