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州外国语学校 (河南 三门峡) 472100
《小学中段从仿写到创写的习作教学实践与研究》指出所谓仿写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参照优秀范文进行写作,学生通过应用正确模仿方式,可以从优秀的范文中学习正确的语言使用方式和相应的段落安排技巧等,能够真正将读和写这两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写作方式,进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完成从仿写到创写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一、观察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在习作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练习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口语化太强,生动性差等。此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这一缺陷,以小学阶段较为经典翠鸟羽毛描写为例,并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翠鸟的实际图片,让学生在阅读《翠鸟》范文的过程中得以理解和感受到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过程中使用的技巧,促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写作过程中观察类文章这一写作方式和色彩词语的运用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更为常见的公鸡为例,让学生参照《翠鸟》的描写方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写出大公鸡身体各部分羽毛的状况,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升写作水平。例如“我家大公鸡非常漂亮,不仅在头上戴着红色的王冠,身上的裙子上还镶嵌着一些绿色的小花……。”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公鸡,模仿《翠鸟》一文的写作方式,极大了提升了习作的实际水平,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二、结合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仿写能力
小学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文辞优美,各类佳句佳段能够成为学生写作仿写的典型范例。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积累中,充分理解课文中的佳句佳段,并要求学生尝试性的将其应用于仿写文章中,提升自身写作练习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例如学生在对教室进行描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适当的参照《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按照教室的空间顺序进行描写,增强仿写的规律性,“教室的天花板上悬挂着六盏日光灯灯,亚光玉带飘花地砖光洁平滑,在这洁净明亮的教室中,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排排桌椅。
”这些内容,教师在日常的课文阅读教学中,都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仿写积累渗透,并在课后及时组织学生对相应的段落进行仿写,最终根据学生的仿写实践,为学生设置相应的作文练习题目,让学生将分散的仿写片段有机整合成为一片真正的文章,切实强化学生的习作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拓展视野,由仿写向创写过渡
作文教学是向学生传授各种相关语文知识的综合方式,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学生很难写出内容丰富、文辞优美、内涵深刻、新颖别致的优秀作文来。所以,鉴于小学中段学生语文知识储备还相对匮乏,所以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阅读课外书,开拓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积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我国新时期制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并明文规定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保证百万字的实际阅读量。因此,小学中段的语文教师应该要求和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定期上交其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到的仿写技巧和优美句段等,为学生仿写能力的积累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为学生由仿写到创写的转化创造相应的条件。
例如,在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中,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几个小动物或者几样形象的物品作为主要对象,编写简单的童话故事。在此写作过程中,学生单纯的依靠课本知识已经无法完成习作任务。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一些《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著名童话作品中的经典小故事,并让其总结其在故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而使学生通过故事阅读基本了解了童话故事写作的框架,接受在童话故事中万物都具有生命的思想,并根据不同物品的特质设定所选择物品人物的实际性格,最终借助情境创设技巧完成童话故事的编写,获得从仿写到初步编写的体验。
此外,通过课外阅读和适当的仿写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也是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单元习作要求安排学生阅读适当的文章,并注意将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记录具有特殊意义的段落构成,注意摘抄课外文章中新颖的开头和结尾等,这样学生在实际作文训练过程中,就可以根据课外阅读笔记在通过仿写完成作文写作,在提升仿写水平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写作学习的信心,进而激发学生写作学习的实际兴趣,为未来学生作文写作由仿写向创写的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在教学训练中,教师应该明确的认识到,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仿写,而是通过仿写能力的强化,逐步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写作技巧等,进而逐步增强学生作文创写的兴趣和能力,最终将学生的仿写能力转化为创写能力,切实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