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业
西宁市海湖中学 810008
摘要:通用技术是应用广泛的技术,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很多,要求备课时知道了解的东西就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争取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关键词: 课程 通用技术 思考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发展学生的信息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作为一门开设时间不长的课程,没有教学模式可以借鉴,现成的教具、课件等又很少,摸索之中,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收获也是颇丰的。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它不同于其它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技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特意安排一些创新设计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开阔眼界,注重知识更新,提高技术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布置个性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使用产品遇到的一些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产品创意设计,设计作品中要体现技术的一般性质,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对作品先分析缺陷,然后讲解自己的创意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加强教师自身教学技术修养 教师的自身的教学技术修养是影响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教师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教学技术修养的提高,及时地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用技术课的涉及范围很广泛,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具有一定技术特色的语言、概念、方法等,与一般的劳动技术课不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并不是单纯培养劳动的技能,而侧重于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们作为通用技术的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修养。在通用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即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成就感。要想营造良好的通用技术的学习和使用氛围,首先要求教师搞好课堂设计,尽量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知识的动态。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自身的教学技术修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教师能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如使用软件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自己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根据教学需要应用于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进行自身的建构学习。
我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教师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作任何限制,尊重学生的设计思想、意图,欣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二:精心备课,案例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门课程难以理解,也不好接受,在思想上不重视,所以上课提不起精神,有这种想法,这并不能全怪学生,毕竟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新的,学生不理解在所难免,这很正常。
通用技术是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通用技术老师就应善于观察和发现,在生活中能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对案例分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每一名教师期望的目标。我在开始教学时,即希望通过实施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当堂课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素养提高。随着教学实践的相对丰富,我发现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这种提高,包括“显性”和“隐形”两种。案例一、“显性提高”例如我与学生的谈话有些同学说道:我学完通用技术后,对技术产品变得“越来越挑剔了”!以前对于一些产品,没什么感觉,拿来就用,而现在不是了。例如学习了《设计的一般原则》中的技术规范原则再购买商品的过程冲我会很注意再包装上印有的一些例如“食品准入”、“有机绿色”、“回收再利用”的标志。案例二、“隐形提高”在讲授第四章第一节《发现问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现家庭现有的一种常用使用工具存在的问题,并改进”灯,我原以为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技术产品,但有位同学却是这样设计的:我的作品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可以两用,灯的主体由白色和黄色两种材料组成。白色面可在夜间学习时使用;黄色面可在夜间去洗手间使用。因为黄色的灯光很柔和,对刚睡醒的人眼不会产生强烈刺激。在白天,还可以把“灯”的黄色面摆放在外面,既可以当书桌上的饰品,也可以用作床头装饰物。由此可见,由学习理论到实践操作,学生发现技术问题的意识由无到有,解决问题由简单入手,说明学生的技术素养是逐步提高的。教材只是传授一些相关的普遍性理论、提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去做。“学生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花瓶,而是一把等待被燃烧的火炬。”在通用技术课堂教学中精选恰当的教学案例,是点燃火炬的火种,人人都可以进行设计,人人都可以有所发明,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从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出发,坚持“技术应当造福人类,应当以人为本”的技术观念选择教学案例。
三: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随着对这门学科不断深入的了解,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增加,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通用技术是应用广泛的技术,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很多,要求备课时知道了解的东西就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争取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出发,收集与技术有关的各种图片、文字资料,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喜欢上技术课,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1”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5、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中要多跟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关物理、历史、化学、艺术等学科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湖南基础教育新课程资源网(www.3633.com.cn)
(2)白桦.通用技术教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版),2014,(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