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殿雄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二中学 天津 300270
摘要:通过对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实验进行观察,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几个相关的运动项目在理论、技术上的讲解采用对比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对比法;田径教学;运用;效果
前言:现在全国体育院校在长时间的田径运动技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积极的更新教学理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田径运动技术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在脑海中迅速构建起一个技术概念,熟练的掌握运动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达成这个目标,我选取我所在院校的学生进行实验,我在2017-2020这四个年级田径班随机抽取的两个班,为这两个班进行讲课的时候有意识的采用“对比法”,为他们讲解两个相关的运动项目的技巧和理论是,从中寻找这两个项目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技术等等提供便利,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为国家培养新一批的体育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体育系2017级-2020级的两个田径班,把每个班随机分成两个组,一组为实验组,实验组中有2017级28人,2018级31人,2019级31人,2020级31人;另一个组为对照组,对照组中2017级有30人,2018级有30人,2019级32人,2020级29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收集、查阅有关田径技术理论、教学、动作技能等文献资料。
教育实验法:实验组采用“对比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时按田径教学大纲规定时数进行。实验前对两个组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 (包括100米、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 进行测试, 测后统计无显著差异。效应指标采用技评和理论测试。实验项目为短跑—中长跑, 跳高—跳远。
数据统计法:常规统计和差异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在短跑个中长跑这两个运动项目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因为它们是相邻两个拥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概念以及技术的项目。从技术环节上来讲的话,虽然这两者都是依靠单支撑和腾空交替进行完成的水平位移、周期性的运动项目;从教学环节上来讲的话,这两者都是由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以及终点跑等等环节共同组成,但是两者在技术特点和技术动作上的要求丝毫没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所说的种种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它们的之处一一列举出来给同学们进行讲解和示范。旨在让学生们通过对比法进行更好的学习,在对比中了解、理解、消化以及掌握,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又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解短跑途中跑技术要求时,需要向学生们强调该怎样在最高的步频下保持最大的步长,怎样放松等等注意事项。途中跑如果想要一直保持最大步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跑的距离越长人的体能消耗越快,因此如要要求运动员增加步长或者一直保持最大步长,运动员需要做到是蹬离地面要迅速。然而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要求与短跑有所不同,他在途中跑时要求支撑脚蹬离地面的时候要用力,因为从人体力学的角度上来讲的话,使用爆发力消耗掉的体能是使用自然用力消耗掉体能的8倍。如果中长跑运动员的途中跑每跑一步也都强调爆发用力蹬地, 则体能就过大、过快地消耗, 没有了体能, 怎么能谈得上中长跑的持久力呢?所以说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就不能用短跑途中跑技术代替。另外从决定途中跑速度的两个决定因素上对比着讲。如步频的先天成分是主要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生下来, 他的白肌纤维和红肌纤维的数量是确定的, 所以后天的短跑训练只能是增加肌肉的的横断面积, 完善技术, 增强腿部力量和各器官的能力, 想通过训练达到提高频率收效甚小。所以短跑的教学与训练要想提高学生和短跑运动员的的成绩, 必须在保持最高步频的前提下, 去努力增加他们的步长。除改进技术外, 主要增加运动员的腿步力量, 腿部力量增加了, 这样在每跑一步时, 给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也就会相应的加大, 反作用力一大, 步长就会增加, 在保持原来的高步频的情况下, 每跑一步都增加了步长, 也就提高了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增加腿部力量手段之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如一个1500米跑的男运动员, 他的100米最好成绩为11.5秒, 那么他在1500米跑比赛时, 绝不可能都用平均每个100米11.5秒左右的速度持续跑完1500米的全程。当时这名运动员在1500米全国田径比赛中其成绩为3′45″12, 所以他此次1500米比赛, 平均每个100米的成绩为15秒左右。可想而知, 他单跑100米11.5秒和平均100米15秒左右之间步频差距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也就是说, 跑1500米时他的步频潜在能力是很大的。所以在教学和训练中要想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 应在提高步频上下功夫。绝不能象提高短跑运动员成绩在步长上下功夫那样来进行中长跑的教学与训练, 否则会适得其反, 应在提高步频上大做文章。这样, 通过用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示范, 使学生能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在跳跃项目的教学中, 把高度项目和远度项目进行了对比讲解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讲它们之间各自的技术特点, 学习的重点和掌握技术的难点, 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如跳高和跳远在技术环节上都是由助跑、起跳 (跳远自己认为应叫它踏跳) 、腾空和落地等组成。它们之间的具体不同之处请看表1 (以背越式跳高和挺身式跳远为例) 。
背越式越高 挺身式跳远
助跑 直线和弧线 直线
起跳 制动起跳,足跟先着地 积极踏跳,前脚掌或全脚掌先着地
腾空 腾起越高越好 向前上方腾起,尽量减少水平速度损失
摆臂 双臂同时向上摆 单臂前后摆
(最后一步)
落地 肩背部先垫着 脚尽量向前先着地
表1 背越式跳高和挺身式跳远技术环节比较表
开始在教学中施用此种对比法教学时, 也曾担心这样教学在学生脑海中同时出现两个项目、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和技术动作, 学生是否会混淆不清, 产生错误动作。但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对比教学法非但没有副作用, 还产生了加强学生记忆能力的作用。学生自己讲:“感觉记得深刻, 不易忘。”此种方法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通过每单元学习后的理论测试和技术评定都能足以说明对比法教学的优越性。
小结
“对比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论记忆能力,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消化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对比法”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和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对比教学法是在传统教学法之上被教师们运用的,因为其教学效果显著,所以推荐广大教师使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对“多样对比法”在高校武术训练中运用的研究[J]. 孙成岩.知识经济.2013(23)
[2]对比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刘振堂.潍坊学院学报.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