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家校联动工作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蔡嘉卿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向前推进,农村中学的家校联动工作在教育行业上也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蔡嘉卿
        广东省化州市平定中学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向前推进,农村中学的家校联动工作在教育行业上也再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也是备受人们的关注。笔者长期在农村中学执教并任担班主任工作,对农村中学的家校联动工作认识深、感悟多,特撰此文与同行共探讨。本文先就农村中学在家校联动的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帮助学校、老师、家长在家校联动方面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学  家校联动  问题   策略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不但城市家长注重孩子的教育,农村家长也越来越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了。开展家校联动的家校合作模式,是近几年来新提倡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方式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所以家校联动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育方式老师和家长可以从方方面面了解到学生的表现和情绪,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目标更快的实现。从科学的角度去教育孩子,相互配合,以学校为主,家庭辅助学校,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好好学习,通过家校联动多方面的交流,就可以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中学家校联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问题的制约
        现代的学校教育,家校联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家校联动的核心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三大核心理论,之所以开展家校联动是为了促进学校和家庭的交流沟通,是为了让孩子可以更好的成长、学习所建设的一个教育平台。据调查,在城市里的大部分家长他们的家庭联动的意识还是比较靠前的,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家校联动上的责任,;而绝大多数的农村家长对这个意识还不到位,有个别人的意识就是错的,他们觉得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学校负责了,他们自认为,我只要负责挣钱交个学费就完事了,自己不用承担教育的责任、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儿。在教育工作中,有很多农村老师反映: 很多家长说,自己没有文化,教不了孩子,只能让老师和学校多费费心。可是在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时,或是学生犯了错误时,家长非常却不是说孩子没学好而是说老师没有教好,甚至说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不到位,对老师和学校多方埋怨! 全班那么多人,老师有多大的能耐可以做到对每位学生都能时时刻刻手把手地辅导、分分钟地心贴心的跟随看护,这还是需要靠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所以说在农村中学,部分家长的意识极大地制约着家校联动工作的开展。
    (二)经济发展对于农村中学家校联动开展的制约
        我国对家校联动工作的研究起步本来就迟,对农村中学的家校合作研究起步更是晚,可以说现在的农村家校联动还是属于摸爬滚打的阶段,还不是真正的完善。虽然现在的农村比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但总的来说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农村家庭经济欠丰富导致在孩子教育的投入上并不是那么的慷慨大方,比如家校联动时要用到电话、手机、校园智能卡等,有些家长就说家庭经济不好买不了电子产品,导致家校的联系未能及时跟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经济原因制约了农村中学对家校联动工作的开展。

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们的教育意识,毕竟大部分农民还是想着如何能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每天忙忙碌碌、起早贪黑,没有闲暇时间去主动和老师、学校交流沟通,更没有多余的闲钱去专门购买仅为了解孩子踪迹和信息的看似浪费钱财的那些电子产品。  
    (三)学校在家校联动中的贡献度
        在家校联动中,学校应该是起着牵头、居中、协调的作用,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学校只有在其中积极主动去努力,推动家校联动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做好主力军,提高贡献度,才能使得家校联动工作形成最强的教育合力。在农村中学,学生一般都是住校生,由于现在学校都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因此在平常时学生往往没有办法和家长取得及时的联系,这就造成家长和孩子沟通不方便。在农村中学,为应付社会舆论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议论,学校往往还是以提高学生成绩为主要目标,对家校合作这个教育过程的力度还是比较少的,有些学校会定期开展家长会,有的老师会进行家访但这也是对学校距离近的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一些农村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没办法进行家访。因此,学校对家校联动的深入程度和贡献程度,在很大因素上制约着家校联动的实践展开。
二、农村中学做好家校联动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农村中学家长的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中学家长自身的素质是势在必行。在教育方面,家长的自身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素质,俗话说,养不教,父之过。各位家长应该多听取老师的意见,多和学校交流沟通,打好教育孩子的基础,老师可以多和家长普及一下与之相关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笔者建议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教育活动,专门训练家长,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让家长学会体会孩子、体会老师,从而能积极主动投入到家校联动工作中去。
        (二)建立家校合作的组织机构
        为了孩子的发展,学校、家长之间应该建立、组织相关的机构,供学校、老师、家长之间人互相交流,互换经验,分享心得,共献好议,比如组织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留守儿童教育委员会等,这些都是可以促进老师和家长们的交流,这样老师和家长们可以互相借鉴一下经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切实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
        在家校合作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老师,农村中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达不到每个班级一个科目配一个老师,他们不仅要教学生上课,平时大大小小的事情老师都得负责,所以有些无谓的活动应该视实际校情而办,不必凡是上级布置的任务都毫无条件去执行,比如航模航天航海等竞赛活动在农村中学就没有进行开展的条件等,这样好让老师腾出精力专心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去做好家校联动工作,加强和家长联系,增加沟通,不要留于形式、走走过场。另外,应该提升乡村老师的待遇,本来乡村环境就比较差,这样提高待遇可以留住老师,使老师对这份工作更加热爱,同时,也为老师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家校联动工作是教育的一个大工程,也是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只有把家校联动工作做好,才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我们要给学校、老师和家长足够的交流空间,培养合作关系,彼此理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在家校联动的共同以力下,看着孩子们一步一步的健康成长、一步一步的变优秀,是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的期望,也是学校、老师们、家长们都想要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薛恨,彭燕凌.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 :365.
[2]钟晓玲.农村中学家校合作有效途径的探索[J].教育界,2017,(07):18.
[3]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02):34-37.[8]刘燕.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教育观念冲突研究[D].西南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