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宇
江苏省丰县中学 江苏徐州 221700
摘要: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的知识。本文以高中数学为例,从重视学生自主预习、构建数学情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施任务驱动四个角度出发,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给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前言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应该把握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也变得更加关注,期望通过一定的教学改变来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因素的影响,使得这方面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高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各大高中学校需要提高自身在这方面重视程度,做到良好的教学工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
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预习,从这方面来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意识,因此需要重视自主预习环节,让学生围绕今天所学的数学内容先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期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编制匹配的导学案,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展具体内容学习和引导,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以集合学习为例,在开展这方面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集合所涵盖的概念、定理等内容,设置成相应的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了解集合的概念和特征。在导学案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预习引导。这样将会提高预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现预习效率提升。比如,集合中的元素满足怎么样的特点,才能称为集合?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表示?通过这些问题,就能够较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从而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能力。
二、构建数学情景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知识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数学情境构建的方式来保证这方面活动良好开展。数学情境的构建,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和学习,而且学习情境也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官感受,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合适的教学情景。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来转变知识的呈现形式,让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通过观察相关的数学模型,就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
以指数函数学习为例,在开展这方面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指数函数模型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就能够知道指数函数的特点。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不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师还可以将股票领域的一些模型引入到课堂中,这样也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开放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具体操作中,教师需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组,要先对学生学习基础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和肯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建立相应的信心。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和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升。
以对数函数学习为例,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对数函数的性质进行探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学生绘制相应对数函数图像,在数形结合方式的情景下,对照函数图像,完成对数函数的性质表格。另外,让学生做好相应的笔记,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式来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并加以记忆。
四、实施任务驱动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知识探究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将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以“随机事件的概率”知识学习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即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并能够对事件进行分类,同时掌握概率和频率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学生要会用频率来估计概率。通过这些学习任务的布置,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将更加明确,可以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在这过程中,为了确保学习任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进行这方面设置时,教学老师需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避免学习任务超出学生能力范围,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出现。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要想全面落实课程教学,实现知识的良好教学,教师就需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自主预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应用生活中一些数学模型,为学生构建一个合适的学习情景。在这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探究。
参考文献:
[1]黄鸿珠.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天津教育,2020(33):66-67.
[2]葛蓬.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84.
[3]刘荣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高考,20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