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昌宁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那隆镇清水降小学 535414
摘要: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大多都比较抽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形象具体思维主导的,他们的抽象思维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难理解一些数学理论知识。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对于孩子们的理解具有促进作用,掌握程度一般更高。基于此,以下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引言
新课程针对小学数学课提出全新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更要求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懂得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近年来,数学教师注重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带领学生共同体会数学背后所展现出的生活问题,使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待数学内容,以已有的经验验证知识理论,深入挖掘教材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拥有创新性思维能力和逻辑性思维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从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以教材和书本知识为中心,围绕大量的习题开展机械化的学习与操练。这样的课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速度,但是较枯燥无趣。在长时间的单向输出与机械操练模式下,学生容易感到疲倦,甚至产生抗拒心理。而在注重生活化背景下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除了课本之外的数学知识,利用丰富且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
(二)符合教材教学需要,促进深化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材不断的改变,将社会元素融入其中,引进与社会相关的各个问题。生活化教学符合教材教学的需要,将生活的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充实教材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生活知识,以身边的事物处理问题,自主找寻到问题的答案,进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增加教材内容的创新程度。
(三)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通常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重要的目标。在此目标的驱动下,大部分数学教师习惯采用“学知识—讲例题—做练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这样的模式中,学生只需要“依葫芦画瓢”,按照例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进行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容易受到禁锢与局限。教师在注重生活化背景下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利用大量的生活化场景,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这个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式,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及时地转变,选择的教学内容依然枯燥乏味,采取的教学形式依然单一。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一部分人只重视孩子的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一味地将数学基础知识灌输给小学生,教学课堂氛围十分呆板、沉闷,这严重打击了学习积极性,甚至一部分小学生已经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没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体现小学生的主体位置,依然由自己主导着整个教学课堂,小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样不仅影响着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大大阻碍了数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生活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氛围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上,更体现在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方面,具有生活意义的数学知识不仅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也能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深化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生活化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活情感体验,也能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入生活化的数学知识。比如:在进行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讲解时,部分小学生会在封闭线路和开放线路之间产生知识上的混淆,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展示几张在现实生活中拍摄的封闭线路照片,使小学生能够对这一问题产生较强的代入感。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小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实践意义,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更深的生活体验。
(二)加强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除了从课堂教学入手,教师在课下作业的布置中也要注重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之外,在真切的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人民币的样式、币值及作用有了初步的认知之后,布置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放学后和妈妈一起去一趟菜市场,充当妈妈的财务管理员,帮妈妈付钱,并且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见到人民币的样式和数值。通过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亲身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使用及重要程度。
(三)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地位的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则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进展,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学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进行创新,利用数学思维来对教学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借助数学语言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描述。举例来说,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看着每日激增的确诊人数,让人们在感受到疾病可怕的同时,也认识到了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在教学“大数的认识”时,可适当加入有关新冠肺炎患病人数量的读写问题。这种更加生活化、紧贴实事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生活化的方式为载体,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索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张娟.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策略[J].读写算,2019(30):3.
[2]刘进美,苗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中华辞赋,2019(05):153-154.
[3]李春.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72-73.
[4]苏效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考试周刊,2020(80):79-80.
[5]陈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