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平贵
(湖南省怀化市鹤翔学校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我国不同阶段的教育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之下,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革、变化,以跟随时代的发展变迁和教育事业的新要求。科学教学也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科学教育的指导下,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逻辑、科学素养。同时,还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提升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小学科学是只存在于小学阶段的独有的一门学科。也就意味着小学科学是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所专门设计的科目。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各方面启蒙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科学的设立就是初步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初步印象,同时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
一、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所遇到的困难,窘境。
1、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得不到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事业所实行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学生的高考在做准备的。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过分的追求,学习成绩好像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全部标准。所以,小学科学这门不属于期末检测内容中,也不属于高考考试科目中的学科就难免会受到老师的忽视,最终沦为和音乐、美术课程一样的境地,即为主要科目让路。即使是主要科目不占用小学科学的课时,小学课时也存在着课时较少、师资团队水平不佳等问题。一周仅仅两节的课程设置使得教师无法展开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这也使得学生所学习的课本知识有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轨,无法将自己学习到的丰富的知识学以致用。其次,由于对于小学科学教学的不重视,教授小学科学的教师大多数不是专业的科学教师,而是选择让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职小学科学的教师。这样的情况,因为小学科学的教师同时还教授其它的科目,所以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为小学科学这门科目来备课,准备课堂内容。同时,因为小学科学的教师都是兼职教师,缺乏教授科学课程的教育经验,所以能教授学生的内容也极其有限,也就无法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更遑论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我国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能力不够专业。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小学科学这门科目一直处于副科的状态。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知道小学课程中还设有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这也就造成了小学科学的教学在我国一直得不到重视,教育主管部门也很少组织科学教师进行定期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往往停留在原有的认知上,因此,导致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化程度都不高,完全凭自己的摸、爬、滚、打积累一些经验进行教学,专家学者也很少去讨论小学科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等的问题。因此,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并不成体系,也没有良好的经验可以去借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学的科学课堂也就难以施展,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好动、活泼的年龄,只有让学生对这门科目真正的产生兴趣了,他们才会对这门科目真正的投入时间、精力,才会使小学科学这么科目真正地发挥其存在的效果,从而通过这门科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如何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课堂教学模式不要墨守成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教育事业所实行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学生的高考在做准备的。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过分的追求,学习成绩好像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全部标准。而小学科学这样一门副科既不存在于期末考试中,又不存在于高考考察的范围中,自然会受到忽视。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就要改变人们思维中小学科学课程无用的思想,引起相关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的重视,才能在一定程度之上改变学生对于科学课程的看法。这一方面主要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各任课老师要学会尊重小学科学这门课程,不挤占这门课程的教学课时,要真正的意识到小学科学的学习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不仅要在学校范围内,老师和家长要一起联动起来,意识到科学教育对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和科学教育的益处。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小学科学增加课时,还可以提供一些实践教学的场地和机会,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其次,专业的教师团队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学校要不断地往师资团队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全方位地为小学科学教学添砖加瓦,提升教学的成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下我国教育事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轨严重,学生在课堂、课本中学到的内容没有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一个合理地利用。而且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学生很难理解这些纯理论的内容。小学科学的教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会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深深沉浸在科学的课堂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升。这样情景式的教学模式同时还会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令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去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3、激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为改变以上所涉及教学困境,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对教学方法作出适当的调整,为每个学生设计出一个能大胆提问的课堂,进一步构建出充满朝气蓬勃的教学氛围。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的问题过于简单而拒之门外,对于爱问问题但理解能力不好的学生,不能因为领悟性差且费时来拒绝回答或者敷衍了事。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位学生的问题耐心回答,对于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给予表扬,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更多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有提问意识的学生,在发现问题时,学生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向着自己的思维方式迈进,得出正确答案,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
如今许多的课堂上,依然会看见传统教学的缩影,教师在授课时仍然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问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回答。在课堂上老师占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思考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思考后再提问的好习惯,要由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主动式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教师在上“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亲自去培养一株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提出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这样一来,改变了被动思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真理的勇气,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思考、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绝不只是一门副科,而是影响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此产生重视。但目前在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开展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小学科学教学得不到所有人的重视包括小学科学教师、我国关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水平低下等等的问题。但是,小学科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徐海霞.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1):182.
【2】赵发艳.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N].黔西南日报,2019-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