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倩
乌鲁木齐市第六十六中学 830000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善,因为初中阶段不同于小学时期,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学习方法,更要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所以将课前演讲训练与八年级语文课堂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更能够让大家在演讲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前、演讲训练、八年级、语文课程、有效结合
引言:八年级是学生们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所以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素养水平,而且还要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将课前演讲训练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提升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大家综合学习能力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课前演讲训练与八年级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到了初中阶段的八年级,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写作的技巧,更要能够学习演讲的方法,要掌握演讲的基本特点和常识。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则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且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给学生演讲的机会,让大家将课前演讲与教材资源相结合,进行现场演讲,再针对他们演讲过程中的问题去进行解决和处理,这样就可以使中学生的演讲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在进行演讲的前提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演讲,首先要保证学生的言论自由,让学生自由发言。万事开头难,但要想演讲成功,就必须先发制人。在演讲开始时,教师会向学生解释演讲的要求和演讲的一些技巧。主要:必须讲普通话,要求发音清晰,表达自然,句子连贯,意思完整,内容具体。其次是有准备的演讲,让学生有说话的欲望。在学期中,教师采用了命题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即让学生在每节中文课后抽签,为下一节中文课的演讲做准备。演讲的要求都是无脚本的,并且对演讲的语言、表情、外表等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信息。积极构思,尽可能使自己的阐述更充分具体、表达自然流畅。然后再实施到具体的活动中,比如说,在学习说明的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和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懂得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找到说明文与记叙文、议论文的根本区别,明白说明文是以阐明事理为目的的,说明文的语言有自己的特点,不能像记叙文那么华丽,也不能像议论文那么具有说服力,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条理清楚的框架、简明扼要的思路去说明一件事情,说明文是为了让大家在阅读之后去获得知识、明白道理的,并不是为了感动人,为了说服人的,所以说明文的语言是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这也是中学生演讲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如果将说明文的这些特点融入到演讲的内容当中,便可以成为特别好的演讲词。
二、课前演讲训练与八年级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1、从教材内容出发,进行演讲设计
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所以在进行演讲之前一定要对演讲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必须要能够掌握一些相关的演讲知识,而教师要进行演讲训练内容的布置时,也需要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这样才能让课前演讲训练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找到演讲的思路。
比如说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自己着手去准备一篇与之相关的游记类的演讲稿,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然后找到自己游记的写作手法。可以运用定点换景法或定景换点法来进行描述和写作。定点换景法就是在观察点不变的基础上,按照景物的顺序去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让读者或听众能够与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对景物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楚,还可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定景换点法,则是指景物不变,去变换观察点,让人们从多个角度去认识景物,实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还有一种观察方法就是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比较随意,景随点变,点随景移,运用移动的观察点去进行不同景物的描绘,找到不一样的特点和美感,让景物的全貌得到更好的展现。
不论运用哪一种描写方法或演讲方式,都必须要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中学要在进行演讲前主动的去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再进行演讲训练,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和演讲能力,才能让语文课程与课前演讲有效的结合,实现演讲水平的提升。同时,教师还需要从学生的演讲和倾听中去找到问题和缺点,然后给予及时的指导,保证演讲的质量和效果。
2、加大实际应用的水平
教材内容对学生的演讲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前演讲训练之前,让学生对教材资料进行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将其合理的融入到演讲内容当中,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演讲能力。比如说,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们由于第一次学习到关于新闻写作的题材,所以都会感到比较陌生,这时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让大家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新闻题材的写作特点,使学生们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初中当中,通过对文章句子的分析和语气、形式等等的变化,去认识新闻,掌握新闻的写作技巧,同时还可以将新闻的写作特点及语言特点和其它文章进行对比,最终达到掌握新闻写作方法的目的。
因为新闻写作与其它的文章不同,新闻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的写作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语文精练,更要用事实说话,以极其简明扼要的文字去进行事实的报道和问题的说明。当然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渗透一些客观而精湛的议论环节。在中学生掌握好新闻的这些要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课前演讲的任务,让大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演讲,这样的学习过程才更具有实效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课前演讲训练与八年级语文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不仅是提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在语文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中,让学生们将八年级语文教材资源融入到课前演讲训练当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演讲训练中得到实践性的锻炼和提升,最终达到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强,吕学兵.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8(12):179.
[2]李永红.语文课前演讲的探索及总结[J].学周刊,2018(18):76-77.
[3]夏明静.初中语文课堂课前演讲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蒋立玲.如何将课前演讲训练与八年级语文课程有效结合的探索[J].青春岁月,2017(16):179.
[5]杨建伟.如何提高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