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陈润林
[导读] 语文是基础文化学科,打好语文基础,
        陈润林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平江小学 广西防城港 535521
        摘要:语文是基础文化学科,打好语文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其他学科。“得语文者得天下”,在基础教育中,语文的地位是第一重要的。而语文阅读能力,则是有效增强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成为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出发,浅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新课标提出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拥有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与提升。现阶段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1 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讲,其主要包含了“阅”与“读”。“阅”主要讲的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相关书籍、材料的阅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的手段,所谓“读”,便是指学生在阅览书籍文章基础上进行理解的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是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积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范围的基础性因素,还是推动学生体验文章中作者情感与故事的重要手段。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非常重要学习内容。
        2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2.1社会因素
        受长时间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教学侧重点偏移,学生读书目的也慢慢带上了一定的功利性,在绝大部分学生心中,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对自我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另外,大多数教师与家长过度重视学生考试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大量的练习习题,家长盲目报名辅导班,导致小学生学习压力增加,个性发展受到约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多数学生以应付式阅读应对老师和家长,没有深入的阅读理解分析,严重阻碍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2.2家庭因素
        农村绝大部分家长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而是认为教书育人全是学校的责任,平时忙于农活,基本没有什么阅读,导致大多数农村学生缺少家庭方面的教学,缺少阅读引导。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多往城市谋生发展,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一辈照顾,农村老一辈知识不多加上隔辈溺爱,对孙辈除了管吃穿就只关注考试成绩高低,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引导教育孙辈阅读,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全都依赖学校。
        2.3学校因素
        受给学生减负形势影响,多数学校都组织订购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教学材料,不再组织订购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课外阅读书籍,有的学校甚至是严禁教师给学生推荐订购课外阅读书籍。城乡差距巨大,学校不组织订购课外读物对城市的学生造成的影响不大,因为城市家长的教育理念和经济能力相对农村要强,会自行帮助孩子订购丰富的课外读物;相反,农村学生及家长认识不到位,学校不订了,家长也就不理,导到农村学生阅读量大减,非常不利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2.4个人因素
        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条件制约,农村教育师资、生源、教学条件都落后于城市城区小学,阅读能力提升速度不理想。农村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以及阅读理解能力普遍偏低,学生参与阅读教学时,粗略游览,囫囵吞枣等阅读现象普遍;教师阅读教学办法和形式创新够,吸引力不足,阅读教学水平、教育质量不高。


        3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3.1营造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与空间。在以往传统的农村小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文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进行知识讲解,灌输式的教学不仅占用了学生的自我阅读时间,更是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一千个读者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在自由的时间与空间中自由发挥,让学习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在自我阅读中提升阅读能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与阅读方向后,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应用工具书解决问题。当学生遇见实在无法解决的阅读难点时,教师在给予一定的帮助,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撑。另外,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兴趣,阅读效率才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教师要转变教学手段、丰富教训内容,吸引学生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教育改革后,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出现,其中最适宜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便是创设教学情境,完善学生学习氛围。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个体特征与心理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阅读题材,培训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3.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想要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远远不够。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要深入浅出向学生讲解阅读技巧,让学生能更全面、更深刻的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借鉴文章。当前,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略读法。该种方式是指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一篇文章的方式来获得对这篇文章的总体印象。(2)精读法。在对于有重要知识内容、观点以及精神的文章所采用的阅读方式。该种方式是指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以正常或较慢速度阅读文章,用心用脑,思考分析达到全面理解。(3)速读法。所谓速读法便是指快速阅读,其与传统一字一句阅读方式不同,其是快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的一种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效率的重要手段。
        3.3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形式
        农村小学教学受到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教师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要工作是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改善阅读条件;其次是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机会,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最后是认真研究学生心理特点,针对性的改进创新教学形式,增强阅读教学吸引力。如,设置班级公共图书架,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动员学生将个人的图书暂存于学生公共图书架,允许同学借阅,学期结束后再归还学生;设图书交流角,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和心得,促进阅读思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营造浓厚的阅读思考氛围,吸引更多学生加入阅读。
        4 结束语
        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各项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抓好语文阅读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个农村孩子都爱上阅读,享受阅读,以阅读能力的提高促进各学科的提升,开启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J].科技资讯,2020,18(20):150-152.
        [2]岳海斌.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C]. .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70-672.
        [3]罗卫红.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C].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7:452-453.
        [4]张友美.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训练[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433.
        [5]李五一.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