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李静
[导读] 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李静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白桑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442518
        摘 要: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课程是极为重要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科,应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具备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了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以期进一步增强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谐氛围
        在当前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教学意义。为了创建更为高效的语文课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增强其人文素养,这需要教师不断开拓教育思路,应用更为科学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汲取更多的成长养分,更好地提升自我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课堂的必要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具人文教育特征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增强其综合素养有着极为显著的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优化和创新的要求,以期更加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小学语文课堂的传统教学模式较为被动,过度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以课堂讲解和板书笔记为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地位,较难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另外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作用,以答题正确获取高分为语文教育成果的判断标准,混淆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缺乏对于学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及语言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当前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实施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构建积极高效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开放教育思维,坚持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应用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师生之间能够积极配合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和谐氛围。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这需要教师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中心,探索更为积极的教学策略,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营造更具开放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实现构建高效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目的。
        二、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1、应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之中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天性较为活泼,同时具较为旺盛的好奇心,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很强。为了更好地满足儿童的性格特征,从而有助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这需要教师采取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可应用问题导入式教学手段,设计可以凸显教学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例如在《草船借箭》语文教材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这一历史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的易于理解的情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最后使用什么方法借到了箭?为什么这个方式会成功呢?”通过这样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够提高注意力,带着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以更加高效的心理状态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有助于创建更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2、应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更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课堂
        小学生天性活泼,身心发展还处于发育时期,较难实现长时间注意力的集中。传统语文教学课堂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注重语文教学的理论性和工具性,忽略了语文本身的人文生动性,这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可应用更为多样化和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及手段,构建更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课堂,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当前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可应用信息化和新媒体的教学手段,融入声音、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多元化元素,设计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小学语文《触摸春天》这一节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关于春天的小视频,通过对于春天景色的直观呈现,让学生能够生动感受到大自然美景的魅力,从而也能增强感官体验,对于课本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3、应用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小学语文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作用。为了构建更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可应用学生小组协作学习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单位进行划分,组成各个学生协作小组,根据自身的小组需求选择如海面、海浪等关键性景色,教师可进行相应的研究任务规定,引导学生小组根据自身研究主题收集资料进行总结,在全班范围内由各小组进行成果分享,从而更好地深化学生主体的交流和合作,在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他们的学习活动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所影响,如果教师为学生构建自由民主欢乐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一定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学习之中,因此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积极转变一言堂填鸭式的讲解教学方式,要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巧妙的设计课堂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合理诉求,利用课堂反馈及时改进教学模式。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天性充分释放出来,在讨论交流中活跃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构建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但不是将学生放任不管,这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课堂,不能将学生的顽皮带到课堂中,必须确保课堂的教学秩序。比如在进行《找春天》这篇文章学习的时候,我在刚刚上课的时候就问,同学们,你们在一年四节之中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兴趣非常浓厚,纷纷表示喜欢,这个时候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知,说一说春天中都有什么代表性的景物,春天都有什么好玩的活动。这样一来,在生生之间还有师生之间的交流中课堂氛围瞬间被调动了起来,每个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言论,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效率自然被提升上去了。
        三、结束语
        为了构建更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这需要教师应用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增强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让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胡华杰.奏响有效教学的旋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2
        [2]刘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
        [3]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05
        [4]刘宗杰.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