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萍
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茨院乡中心小学 657100
摘要:为了顺应全球化发展,响应国家创新能力、科学能力培养的号召,开展幼儿科学活动课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步骤,幼儿科学活动课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成长发展的需要,迎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是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容。在传统教育的过程中,科学只是一个名词,但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科学不仅只是一个名词,也成为了动词。对幼儿开展科学教育,其中既包括对自然、人类世界的学习,又包括培养幼儿的学习价值观、促进知识自学技巧的形成。科学是一种人类对世界探索的成果,也是人类对世界探索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科学活动;开展方法;
引言
幼儿科学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重感官,对周围事物进行感知和学习的活动。在科学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丰富自身的见闻,也能够拥有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所以,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我们应当抓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机会,利用明确的目标做指南、自主实践活动为方式,让幼儿爱上科学探究,从而主动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建构中,逐步提高学习科学知识的效果。
一、了解科学活动目标,制订科学互动形式
顺利开展高效的科学教育课的前提,是要了解科学教育课堂的教育目标和科学活动的分类,这是教学能够具有成效的重要依据。科学教育的目标决定着教育开展的方向和形式,其出发点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开展教育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出发点开展相关活动。其次,科学教育的目标还决定着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范围,明确幼儿需要发展的方面,为以后的教育打好基础。最后,活动形式的不同也影响着幼儿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学活动的关注点和重点有所不同,从而培养出来的幼儿各方面能力也会有所不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通常是根据国家教育要求和学生在下阶段的学习需要设计的。科学教育课堂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彼此根据对方的特点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目前在教学课堂中通常有三种互动形式。指导性交流方式,一般是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指导性互动形式,即以教师的提问作为整个互动过程的开始,幼儿在其中和教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和探索,最终以教师的总结作为结束。引导性交流方式,整个过程以幼儿的探索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以培养幼儿的动手、探究、自学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
二、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生活其实就是一场教育。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知识最终都要应用到生活中,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贴近生活,幼儿就会比较适应和好奇。当然,教师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还要根据幼儿的爱好及年龄特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
例如,在开展大班集体教学活动“以前没有轮子”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自由猜测和思考:“没有轮子,人们是怎么运输物品和货物的。”然后出示一些故事图片,让幼儿了解轮子的异同,感受轮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导幼儿观察没有轮子带来的困难和烦恼。幼儿知道了轮子的演变,联想、推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问题逐步引导,深入思考知识
问题是调动幼儿思维的利器,在对幼儿开展教育活动时,当教师结合活动的内容为幼儿设计问题时,能够指引幼儿思考的方向,让幼儿沿着问题提出的轨迹进行知识的思索和分析,从而在解答问题中,挖掘其中的知识点,完成对知识的有效建构。所以,在向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也应当利用问题促进活动的开展,使得幼儿在问题的引导下步步深入科学活动之中,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理解科学知识的质量。比如,在“动物是怎样睡觉的”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展示猫头鹰、金鱼等动物睡觉的图片,并向幼儿提出“这些动物是如何睡觉的呢?”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图片内容的观察,使得幼儿逐步认识到一些动物睡觉的方式。之后,结合图片中的细节,教师向幼儿提出“为什么猫头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睡觉呢?”“为什么金鱼是睁着眼睡觉呢?”等问题,在幼儿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后,幼儿能够认识到猫头鹰这样睡觉是为了保持警惕性、金鱼这样睡觉是因为没有眼睑等,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四、重视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实际操作
对知识进行学习、深入探索的过程永远都不是“听”就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想”“做”。尤其对于科学教育活动课来说,学生的实际动手尤为重要。目前,很多幼教已经意识到在科学活动课中开展学生动手实验教学很有必要。但是由于国内教学环境的关系,大班教育制非常普遍,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所以很多实验操作也只是形式化,幼儿往往对动手操作充满着抵触和畏惧,不能真正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和动手积极性。大部分课堂仍然是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为主,幼儿自主思考的时间过少,往往在进行动手实验时,勉强模仿,机械地按照教师在课堂中的要求进行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说起。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出现的问题,重视并强调知识的传授过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地开展科学活动,不仅能够助力幼儿的成长,也能够彰显幼儿教育的价值。所以,在未来的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继续创新活动的方式,以便在逐步落实活动目标中,打造高品质的科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黄愉涵.浅谈在课程游戏化视角下对幼儿科学活动的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23.
[2]胡莹吉.探究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8.
[3]冒亚梅.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活动[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