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吴晓静
[导读] 语言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吴晓静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第二小学  52600)
        摘要:语言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也就是说应用语言艺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渠道,面对活泼好动、好奇心极重的小学生,教师如何应用语言艺术与学生沟通交流,传递情感,满足学生的求学心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应用

        前言: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的应用能力则反映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好语言这门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重点。由此可见,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方式,语文教书要多使用赞赏性的语言艺术,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对实现语文教学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优势
        语言是知识传递的载体,是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艺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让枯燥无聊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有生机,复杂难懂的问题也在语言艺术中也变得形象易懂。科学性、针对性和艺术性是语言艺术的特点[1]。科学性是语言艺术的基础,任何学科的语言都不能脱离科学性,语文教学尤其如其,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是在日积月累大量教学实践中获得的,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最本质的东西。针对性是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而来的,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都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和个性特点来应用语言艺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激发,更好的学习和吸收语文知识。艺术性则是语言的本质,语言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语言艺术性的表现形式能够带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使学生真正的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一)提高教师的语言素质
        教师的语言素质决定了应用语言艺术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2]。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采用全国通用规范的普通话,并且要避免在传授知识时出现语言错误。教师的语言意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习兴趣着手,提升语言艺术的形象性,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富有情感的教学和幽默诙谐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力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另外,教师要想在课堂中应用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传授语文知识,就需要拥有丰富的语言素材,积累的素材越多也就说明了教师的知识面越广;教师的经历越丰富,语言艺术的表达也就越得心应手,表达出来的语言也就越精彩。
(二)应用引导性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引导性的语言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的探究语文知识输送动力[3]。兴趣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学生对语文充满的兴趣,那么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应用引导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到学习当中。引导性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应用引导性的语言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优化,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通过分享毛主席的故事导入课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毛主席对人民的意义。(列举具体如何引导语言范例)通过运用引导性语言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悟到毛主席的好品质,初步懂得了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简明、幽默、有趣,这样课堂的氛围才不会压抑和沉闷,学生才能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知识的探究当中。所以,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应该提前设计和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语言,要保证语言生动有趣、简明扼要,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导入,播放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并运用丰富幽默的语言将春天的事物进行比喻,引导学生投入到春天的情境之中(如何运用丰富幽默的语言,请列举具体引导语言范例)。通过应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将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感受初春的特点,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真正的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四)应用激励性的语言
        激励性的语言艺术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错误总是批评、指责,那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是,如果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则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改正错误,并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知识。另外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还象以往采用“你真聪明”或者“你读的真好”这样笼统的、缺少差异性的教学评价,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激励性的评价,来发挥语言艺术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语文学习当中。
结论:总之,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和应用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娟.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分析与应用[J].求知导刊,2019(39):53-54.
[2]龚成义.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32.
[3]陈少娟.探究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18):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