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强
重庆市綦江区南州小学 401420
摘要:围绕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全新的标准,数学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解题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应站在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创新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新课改理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鼓励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其本质也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本着数学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自身的数学专业性和综合素养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学习习惯。然而,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数学素养的培养。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的被动式教学,让学生丧失了主动进行解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被教师牵制,自主思考的能力被限制,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养成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小学高年级“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理解事物的程度也更深,所以教师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实存在,以具体的问题为基础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导师就是兴趣,同时学生也容易被有趣的教学方法所吸引,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营造出充满趣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探究欲望。例如,学到“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方程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方程意识,教师可以营造出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引出未知数实现简易方程的构建。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通过动画演示实现问题情境的营造。在多媒体上演示出“两只小熊正在玩跷跷板,其中一只小熊重15千克,另一只小熊重量是20千克,想要实现更加平衡地游戏,需要怎么解决?”提出问题时候,学生就会在方程知识的帮助下找到方程“设未知数为X,X+15千克=20千克”。问题情境充满趣味性,能够在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之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进步。
(二)贯彻数学思想,强化解题思维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贯彻数学思想,引导学生以具体的思想或者方法为载体,分析具体的问题,使学生的解题思维更加具有逻辑性,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效能。如在设置“相遇问题”的相关数学题目时,教师可以合理贯彻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维,剖析具体问题。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两人从两地相对而行,火车经过时,经过甲用时10秒。3分钟后,火车与乙相遇,经过乙用了9秒,火车离开乙多长时间后甲乙两人相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并绘制线段图明确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解题整体效能。
(三)巧用逆向思维,提升数学运用能力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通过借助于事先所知道的结果来将问题的未知条件找出来,通过逆向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解题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以下例题“已知商场搞促销互动,某一种商品已经连续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为144,求商品原来的价格”,如果学生按照正常的思维进行解题的话,不容易获得解题思路。因此,该题可以采用逆向的解题思路。其解题口诀为:单位一知道用乘法,不知道用除法,多加少减。逆向分析的过程为:先求第二次降价之前的价格,即单位一未知,用除法、降价为“少”,用减法,因此该过程的列式为:144/(1-20%)。下一步得出分析仍然采用“除法,减法”的解题思路获得原价格。由此可见,逆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获得答案,该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小组合作
因小学生难以始终专注于课堂,所以教师可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使小学生之间能够共同探讨同一问题,促进小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将小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学生以组为单位积极探究数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为每个小组布置任务,并设置任务目标,使小学生能够朝着目标深入分析数学问题,完成合作学习任务。这种方式不但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这不但对小学生现阶段的数学学习有利,对小学生长远健康发展也尤为有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切实引发小学生思考数学问题,以实现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多样化”解决。
结束语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获得相应的解题策略。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梅.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讨论[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91.
[2]王观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24-626.
[3]陈莉欣,刘昭彤.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