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亚妹
福建省南安市码头中心大坝小学 362312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大力推动下,素质教育理念已经不断深入到小学教学体系过程中,同样的促使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完成了较大的发展变革。新课标教学改革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充满趣味性,对此,小学数学老师纷纷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小学生们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就来分析寓教于乐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关键词:寓教于乐;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他们的心智、年龄还不够成熟,思维能力也不够完善,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如果小学数学老师一味灌输数学知识,不仅不会提高小学生们的数学成绩,还会起到反作用,降低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此,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小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欢愉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既能提高小学生们的课堂热情,还能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的主观认识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讲,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而就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深深恐惧感、无力感。所以,面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老师应该要学会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们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中的软件应用,把数学知识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小学生们,小学生们通过观看直观的视频、图片,就能加深对相关数学定理知识的理解[1]。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在备课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通过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制作高质量的PPT课件,然后等到开始上课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在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找到一些关于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片,比如:校园门口的电动门、超市的推拉门、升降架等等,以此来加深小学生们对于“平行四边形特点”的理解程度。另外,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还能够吸引小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充分调动小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保证小学数学的顺利进行。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都是老师用一支粉笔、一个矩形的尺子、一块黑板,站在讲台上对小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输出,老师要在黑板上进行画图、写板书,所消耗的时间比较久;但是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有效减少课堂上写板书的时间,小学数学老师充分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来为小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讲解,从而提高整节课的教学质量[2]。
二、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们普遍的性格特点是:天性爱玩、活泼好动、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学会从小学生们这样的性格特点出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有意思的游戏,让小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在结合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3]。
例如:在学习《周长》这一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设计几个和“周长”知识相关的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也帮助小学生们对于“周长”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都有了深刻的认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让小学生们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来设计公园。在游戏导入环节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去过公园玩吗?”同学们回答肯定是去过,那么接下来,老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同学们说:“那么既然大家都去过公园,肯定也看见过在公园里有不少的爷爷奶奶在那里散步,那么这节课,同学们就做一名小小的设计师,来设计你们心中的公园吧!”
小学数学老师通过鼓励小学生们进行公园设计,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将公园的长度标记出来,小学生们设计好公园之后,小学数学老师又可以进一步引导小学生将公园的具体数据测量出来。在测量的过程中,可以是小组一起完成;也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这一过程主要就是锻炼小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等到小学生们测量数据完成之后,老师又可以引导小学生们进行计算公园的周长,而这个时候,就可以顺利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然后老师一边讲解“周长”的计算公式,一边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计算刚刚设计的公园的周长,这样一节课下来,小学生们不仅享受了游戏的乐趣,同时还将“周长”这一数学知识点学会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还是比较适合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新课标背景之下,更加注重小学生们心理体验以及亲身感受能力,将小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从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由于身心健康发展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因此他们更愿意学习能够刺激到他们的兴趣的知识内容,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够激发小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无限遐想。寓教于乐,让小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雷文慧.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4):181.
[2] 李玉兰.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14):P.103-103.
[3] 谢才针.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究[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4):P.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