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实验小学 福建 仙游 351200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视域下的新兴产物,属于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和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和影响,目前已经成为各科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在低年龄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更为常见。基于此,我们围绕游戏化教学展开深入探究,进一步探析在小学数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合理利用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带去教学上灵感和启迪。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
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认知世界的关键阶段,且他们的理解能力稍弱、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利用“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达成巩固知识的目的,也正因如此,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投身“游戏化教学”探究中,目的是将其合理利用且利用充分,无形中便奠定了本次研究的重要现实价值和意义。以下为个人教学经验下总结的“游戏化教学”利用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一、课前导入游戏,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阶段是整节课堂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状态如何,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学习情况,因此,还需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和重视课前阶段,并巧妙的穿插趣味游戏,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相信会极大的引发学生思考兴趣、探究兴趣,那么,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即可轻松达成。建议在教学之前,数学教师精心筛选适合课前导入阶段应用的游戏,游戏时间不可过长,3-5分钟即可,确保不占据重点、难点教学太多时间。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课堂中,在课前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的直尺、三角板等,让学生按照老师要求来在纸张上进行描绘,这个过程中,要将描绘的固定尺寸和方法告知小学生,待图形描绘完成后,鼓励小学生进行裁剪,小学生可以对裁剪下来的形状进行联想,联想这个形状像什么,以这种新颖的小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小学生受到吸引并提高专注度和责任心,方可让他们无形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对于接下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较大帮助。
二、教学中渗透游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难免会感觉吃力,这与小学生较弱的理解能力脱不开关系,为了让小学生对学习知识能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了解和理解,数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游戏,确保小学生真正明白与理解教师所教学的内容。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课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该内容,教师可让自告奋勇的五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玩“涂颜色”游戏,分别给学生几个数字,让他们在方格布阵中进行涂色,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相同的颜色进行涂色,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涂色,但是规则是由上到下的进行涂色,方可形成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长条”,则可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观看游戏中对条形统计图有一个初步认知和理解,对消化该节内容有着较大助益,可让学生边收获游戏带来的快乐,又可无形中发现数学学科的魅力并提高学习自信心,相信课堂教学氛围和质量必将达到理想状态。
三、教学中引申游戏,让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知识只是过程,而学会运用知识才是教学最终目的,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将精力放在了“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运用,往往会造成头重脚轻,长此以往,必然会形成教学弊端并影响小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为了让小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数学教师还可通过引入游戏的方式,来进一步吸引小学生进行思考、知识运用。建议将小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展开小组对抗赛,可以是知识竞答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从而带着小组荣誉感积极投身知识思考中,方可让游戏的教学功效最大化。为了确保小学生思考、参与游戏的兴致更浓,数学教师可为获胜小组提供各种物质奖励,如铅笔、计算本等,确保小学生在奖励的诱惑下,全身心的投入游戏中并获取至深体验和体会,方可让小学生不断在游戏中反复练习所学知识、应用所学公式,方可让小学生的学习成果更为巩固,可确保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打得牢固,对提高小学生数学成绩产生积极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发展新形势、教师教学压力倍增双重视域下,采取“游戏化教学”手段达成各项教学目的,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只因其在课堂中的应用会带来各种好处,这是显而易见且值得肯定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来进一步设计合理的游戏并且与教学内容充分融合,确保小学生从中收获快乐、收获知识、收获能力,当然,游戏的设计还需更为灵活,可确保教学效果更佳。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小学数学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生的学习成效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吴宇晴.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81.
[2]陶怀福.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81.
[3]肖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0(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