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孙玲芳
[导读]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
        孙玲芳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71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变式教学”的重要教育方针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中学教育当中得到落实。注重“求变思维”是对学生更好的完成学科知识内容学习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拥有更为丰富变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提高学习能力,吸收相关知识内容,更快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关联,从而更好的学以致用。高中数学变式教学是教育改革全面性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由于数学教学相对其他学科的逻辑性更强,致使很多学生无法找到学习数学的兴趣点,对于数学学科没有一个明确的自我概念体系,使得教师很难进行深入的灌输与教导。本文提倡利用变式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成绩提升,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变式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探索;高中课堂;
        培养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促进学生成绩提升的教学思路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并且广泛应用到了各个学科。在这其中,高中数学课的应用尤为突出。通过变式教学,让学生快速找到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学会举一反三,从兴趣出发,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然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更好的钻研数学知识,让数学成为培养自我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围绕对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研究的角度展开分析与探讨,希望通过总结,分享经验,收获心得。
1.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思维模式重复单一
        高中数学学科一直是高中各学科领域当中知识内容理解较难的学科。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让高中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学科,并且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
        现今,高中数学学科的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学思想较为陈旧。首先,高中数学面临着“高考”的验证,很多教师都把高考成绩视为重点,在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当中,重点把握了知识内容的“考试点”,而不是知识内容的延展性。这使得高中数学教学一直沉浸在问题与答案之间相互转换的状态,高中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知识内容所要表达的应用含义。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知识点的讲解当中,教师会注重“正弦”“余弦”函数的概念以及应用题目的讲解,但教师往往忽略了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如战争题材影视剧当中对于地图的使用在三角函数的应用极为常见,但由于教师更多的注重是概念与题目的分析,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应用的培养,导致学生只会解答问题,但并不会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知识;其次,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很多其它的教学目的。如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无法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思维,缺少思维体系的实际应用,使得数学只是在校园里的一门学科,无法走向社会进行广泛应用;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大部分教师现在依然采用单方面传播知识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使得学生永远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缺少学习热情,这也是一部分学习成绩很难有显著提高的原因之一。
2.变式教学应用价值 加强创新思维模式
        变式教学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中课堂上得以应用。其核心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已知知识内容的掌握,不断的进行单一方面的变化,通过“变化”与“不变”之间产生的关联,让学生们能够感受知识内容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学会举一反三,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的思维,从而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内容的核心本质。例如,在点、直线、平面之间关系的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变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三者之前千变万化的联系,从而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多以点与直线的关系、点与平面的关系、直线与平面的关系、直线与直线的关系等知识内容入手,往往学生学会几种关系之后就会自认为掌握了他们彼此所有的关系,此时教师保持两个应用对象不变,但关系可以从平行变为垂直、从垂直变为交差、从交差转化为立体,此时学生就会感受到之前所学的关系原来只是一部分而已,想要完全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掌握的,故而更加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成绩。
3.变式教学增强互动 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高中数学课堂的环境改善除了教学内容的变式,更需要“变式”的是课堂氛围这个“软件工程”。一方面,高中数学课堂需要良好的互动,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知识的传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量身定制相关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取高中数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频繁的与老师进行互动,不能因为高中数学的疑难点而放弃学习数学学科的积极性,只有同老师不断的互动才能不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点,从而更好的学习知识内容。
4.变式教学结合情境 利用工具塑造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今很多科技产品都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数学课堂应当通过科技手段,不断的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科技的迅猛发展完全可以与高中数学相关知识相结合。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的知识点讲解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VR技术,让学生带上VR眼镜,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3D效果,感受到立体几何的“变式”,通过3D效果更加明确了立体几何所要表达的意思,更好的理解立体几何所要传播的知识。教学环境的改善可以直接给学生们带来直观的感受,更有利的增强了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不断的普及可以帮助教师不断的在高中数学课堂进行教学的应用,无论是声音还是人脸识别,只要教师合理的结合,就会让高中数学知识以更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
结束语: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当中的应用可以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拥有学习兴趣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所以,变式教学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准确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成绩,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高中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付鸣.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 新一代, 2017, 000(011):106.
[2] 王丹.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少年写作:师者, 2014, 000(007):17-17.
[3] 石红梅.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有效性探讨与实践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