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韦震球
[导读]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为切入点
        韦震球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城关中学  530500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为切入点,针对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进行初步的研讨与分析,希望借此可对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有效性,有效性教学
        引言: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相关知识时,经常会遇到各类复杂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一定干扰,还会打击学生自身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很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过度关注基础知识,忽视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与引导,学生没有感受到物理知识所蕴含的神奇魅力,反而觉得课程极度枯燥乏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体验,最终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成长,因此,针对当前教学问题采用更为合理手段,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已是迫在眉睫。
        1、当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以及在有效性层面所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式落后,忽视手段创新
        教师自身的思想与教学手段是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而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者,其需时刻关注自身教学过程对学生所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当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教学过程没有关注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以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喜好程度,实际课程氛围枯燥乏味。同时,很多教师受到思维理念层面限制,实际授课过程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去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体系,自身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与培养,最终影响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1.2、学科认知浅薄,没有针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延伸与开发
        物理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物理学的身影,而这些案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各类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速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对学生的吸引力,因此,从应用角度分析,物理学内容应该是有趣且易被人所接受的。但是,当前很多高中物理教师没有对学科的本质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有着全面的理解与认知,授课过程也没有针对性进行举例说明,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对各类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严重受限。另外,很多教师单纯将物理课程当成是高考必考内容,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学内容所拥有的前景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改变,直接导致多数学生对于物理学本身的兴趣较为低下,最终降低课程教学有效性。
        1.3、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匮乏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低下不仅仅在于教师所实施的教学手段,更在于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对于现代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认知,甚至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持抵触态度,对于各类现代化教学模式也没有进行针对性探索与实践。另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现代信息手段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但是,部分物理教师受到自身思维以及视野等因素限制,实际授课过程没有有效利用这些科学的教学方式。同时,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单纯将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实际能力以及物理思维的成长视而不见,枉顾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最终导致高中物理教学过程长时间处于低效率水平。


        2、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
        2.1、重视实践应用,将基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高中物理知识所覆盖的理论知识较为繁杂,同时,很多知识内容也很难在教师的讲述下让每一位学生充分理解。因此,将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用实践应用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是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工作。物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过程的有效集合,不仅可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得到有效转变,亦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潜力以及物理知识所存在的重要性,进而提升学生自身对各类物理知识的理解水平,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成长。不同的物理课程均有着自身独特的开发与延伸方向,例如光的折射现象,教师可在课堂开始前让学生看到折射条件下视觉效果的变化,随后再进行对应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
        2.2、提高课堂互动性,充分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物理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注重相关知识的实验与展示,更需要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述与实践过程中,时刻保持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并充分认可学生对于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的掌握与反馈状况,关注其在不同知识内容所表现出的困惑与不解,针对这些教学难点,实施更为精细化教学手段。另外,教师也要注重提高自身教学过程的感染力与调动力,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促进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有效成长。另外,对于一些相对简单且容易实现的实验过程,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探索,并在学生探讨对应知识时进行一定的引导,最终让学生从自身思维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尊重。
        2.3、巧妙设置课堂问题,重视课堂总结,重视问题分析
        课堂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有效控制,学生积极性也会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得到有效培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筹备课堂内容时,需要针对实际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设置更为巧妙的课堂问题,并同时在知识的实践与分析中,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最终形成更为完整且清晰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领悟与感知能力。例如,在新能源开发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演示一些传统化石能源所存在的弊端以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所设置的问题也需要保持与新能源应用开发息息相关,最终让学生自我去分析与总结新能源开发的意义与价值,提高学生思维层面对于新能源的有效理解。
        2.4、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发展,让高中物理课堂拥有更多的可选择空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着重提高与学生的沟通及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并创设更有利于知识理解的课堂氛围。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所带来的便利性与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产生更为浓烈的好奇心理与学习兴趣,而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与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兴趣,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都需要对课堂教学有效性保持高度关注态度,并充分分析当前教学过程所存在的漏洞与缺陷,针对性实施更为有效的教学思想与手段,充分带到每一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喜爱程度,最终推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怀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教学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40.
        [2]王君武.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高考,2020(15):147.
        [3]黄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祖国,2019(20):183-184.
        [4]张少强.新课程背景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策略探析[J].新课程(中学),2019(09):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