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融合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朱加林
[导读] 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朱加林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初级中学校,620595
        摘要: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老师会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但是做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或者气体。我国近些年提出来“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等可持续的环保理念,体现了国家对环境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老师在进行化学课程的讲解或者实验课程的进行时,除了保证课堂的质量也应该让学生树立起绿色环保的相关理念。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课堂教学;融合探究
        引言: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新接触的课程,在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老师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对这门科目感兴趣,激起学生对化学的探究欲望。也应该在学习化学的教学中给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论思想,培养学生对化学环保的意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同时,明白绿色环保可持续对于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要性,通过课堂学习让可持续的绿色理念得到深入贯彻。
        一、课程深化
        初中化学主要就物质之间的各种反应来进行学习,在物质进行不同反应的时候产生了各种新的物质,对于有的生成物是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比如二氧化硫等。老师在教授初中化学知识的同时,应该也注意到对于绿色环保知识的穿插,初中课本里就有很多关于绿色化学的理念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应该就这些知识进行补充和渗透,让学生明白绿色化学的意义[1]。
        比如在学习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就是爱护水资源。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都必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水作为化学资源对于化学反应来说也是重要的物质。水资源大部分都是海水,而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所饮用的水都是淡水,但是淡水在世界上只占用极小的比例。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日常对水的需求量增加但是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应用都加剧了淡水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自然可以引导学习方向到保护水资源的方面,在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水资源对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后,告诫学生通过高效利用水资源、使用新的技术、改革化学工艺、改变日常浪费水资源的生活习惯等方法,真正做到对水资源的保护。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将保护环境的绿色环境真正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在听完老师的相关讲解后,了解水污染对于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性,跟随老师的思路,无形之中树立了绿色化学的思维。
        二、实验深化
        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不仅老师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来进行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化学实验。做化学实验不但是老师检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一个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绿色环保化学对于环境的重要性。老师为了让这个环节进行顺利,应该对实验进行相关的改进[2]。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的章节中,其中有一个方法是通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

催化剂在实验之中不作为反应物,不参与反应的进行,但是二氧化锰的用量却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催化剂的用量过多会造成化学物质的浪费,但是用量过少也会造成实验进行速率缓慢浪费课堂时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试验中应该将二氧化锰制作成颗粒的样子,这样在反应进行完毕后还可以将其取出来,下次进行试验的时候还能进行运用,避免了实验室浪费的现象。
        而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一中,由氧气和硫单质进行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的污染性气体,在实验进行之后一定要完成对尾气的处理。而根据二氧化硫(SO2)的性质,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尾气进行反应,化学反应:2NaOH+SO2=Na2SO3+H2O。在实验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更改,在完成课堂正常教学的过程中,践行绿色化学的理论。
        三、信息深化
        社会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初中化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将课程和电子信息的现代化技术相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更好地让绿色化学的知识理念深入人心。老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让一些污染性大、容易造成浪费的实验,通过电子屏幕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不需要亲自动手就可以详细地观察到实验之中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宣传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性学习[3]。而在信息化技术的课堂上,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认识理解来完成对化学的学习,老师则是辅助学生在一些方面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在这种模式的学习下,学生更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来了解课堂内容。同时老师不再需要强调,学生也就对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有了清晰的认知,这种学习效果和深刻的认知无疑是更好更成功的,值得老师们进行适当的采用。
        四、实践深化
        对于初中刚接触化学的学生而言,虽然老师在课堂之上多次强调绿色化学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且进行了相关的实验。但是仅仅是这样,学习效果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的。学生可能存在了这个相关的意识,却不能很好地记住然后运用到生活当中。所以在条件允许保证安全的可能下,老师可以将课堂扩展在校园之中,通过学生身边具体丰富的例子,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之后,切身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进行绿色化学,怎么做到绿色化学的课堂学习效果。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带动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提出一些对于社会有利的环境改进方法,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变成亲身的践行。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于绿色化学这一概念有更深刻的体悟。而化学与生活相互连接起来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学习化学知识。
        五、结束语
        看似离日常生活遥远的化学污染,其实就存在于身边的一些小事上。贯彻践行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老师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理论普及,也是为了让每一代都去相传的理念,在课堂上进行认识、体验、感悟、践行绿色化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更注意自己的行为,提高了学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老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提倡绿色环保,让未来的社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罗成.基于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神州,2019(18):119-119.
[2]邓江.关于初中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究[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34):1-1.
[3]刘赟,徐玉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