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拥军 徐全美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 404600)
(重庆市奉节县实验中学 404600)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在学校教育当中对学生的抗挫能力加以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为让学生毕业以后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的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教师需注重在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顶住压力,坚持不懈,专注于某件事情。同时,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还有助于提升中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实现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通过中学物理学科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教学;抗挫折能力
前言:在中学课程之中,物理属于重要科目,通过物理教学可以让中学生对运动规律以及物质结构进行深入了解,促使其用科学目光去看待客观世界。但由于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中学生缺少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致使其在实际学习期间常常遇到不少困难,这不仅影响了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影响了其学习自信以及积极性,让不少学生产生了挫败感。为此,物理教师在教学期间应当着重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其抗挫能力,提升其学习自信,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促使中学生实现健康发展。为此,探究通过中学物理学科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的具体策略意义重大。
一、借助实验教学开展挫折教育
在物理学科演示实验当中,多数实验都是前人通过无数次实践、试验得到的,这体现出前辈们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实验精神,能够对中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比如,开展“万有引力的常量测定”教学期间,物理教师可与中学生一同进行“卡文迪许扭秤”这个实验。这个实验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而且得到的最终结果也并不明显。然而,对中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卡文迪许对这个实验进行设计之时,历经多次失败,到最后才获得成功[1]。借助这个实验,教师可以让中学生了解挫折乃是人类生活当中的一个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尽管挫折让人感到不快,然而人们可以对挫折加以控制,挫折可以教会人类生活。
二、在实验当中提升学生自信心
在物理学科实验教学当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设计性的实验。
比如,在电学设计性的物理实验当中,教师可以给定以下实验器材,如两节干电池、一个电键、若干导线、一只电流表、一个电阻箱,要求中学生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对电池电动势以及内阻进行测量。由于实验器材非常有限,中学生必须把所学知识当作依据完成实验设计,这对中学生而言属于极大挑战。中学生需要提出一些实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思考各个方案具有的优势以及劣势,同时获取相应的实验数据,对各种困难进行有效克服,最终完成相应的实验设计。尽管针对一些中学生而言,实验耗时较长,不少学生需要用1-2天时间才可以完成,然而多数中学生最后可以取得成功,同时通过自身亲身体验,对成功快乐进行体会,这样可以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自信。
其实,自信是指信任自己,要对自身充满信心。人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自信,自信是生命灵魂所在,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中学生自信心加以培养,除了有着一定理论意义之外,同时拥有重要现实意义。如今,在激烈职场竞争之中,自信心理乃是做人以及成才的重要基础[2]。为此,物理教师需通过实验教学提升中学生自信心,这样才可有效培养其抗挫能力。
三、在实验当中培养学生忍耐力与意志力
中学生完成电路知识的学习以后,就已经具备实用电路的基本设计能力。完成这部分课堂教学以后,物理教师需为中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即设计家用模拟的智能电路,可以根据外界的光线对室内的照明亮度加以自动控制,按照家用电器实际用电量对电路进行自动控制,而且需要具备自身特色。布置完作业以后,物理教师可要求中学生在课下搜索有关信息,自行设计电路,并且购买相应元器件,对电路板进行制作,并且自行安装电路。多数学生经历设计、制作、失败、重新设计、重新制作……最后获得成功这个过程。完成作业这个过程当中,中学生需要承受失败压力,并且了解到只有不断反复实验,才可能会取得一定结果。借助实验,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具备百折不挠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乐观自信的态度和矢志不渝的精神,才可以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3]。
结论:综上可知,在日常教学期间,物理教师需积极引导中学生了解这样一个道理,即挫折既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永远的,对中学生抗挫能力加以培养应当一直贯穿在其成长以及发展的始终。因为物理知识存在较大的学习难度,多数中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期间都遇到不少困难,让不少学生都产生一定的挫败感。物理教师需紧抓这一时机,积极开展挫折教育,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学习自信以及抗挫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培养其抗挫能力,进而促使其实现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杰.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史文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人格培养的几点看法[J].考试周刊,2018(52):170.
[3]黄兴国,顾建新.农村初中学生物理实验障碍成因分析及纠正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2015,22(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