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 重庆 402360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对于发展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色彩意识作用十分突出。小学生学习色彩、感受色彩需要教师辅导。教师教学中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原本自制力、注意力比较差的学生能够感受色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色彩教学;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思路
前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属于十分重要的构成。色彩教学需要教师采取新课改目标、新课改方法、新课改理念创新教学改革。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认真观察,激发学生色彩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用循序渐进的引导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准确的表达色彩感情,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感想与理解。
一、提高学生美术色彩认知
(一)提升学生色彩敏感度
现如今教育界表现出对学生精神世界建设高度关注,教师需要予以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更高的关注度,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位越来越高。美术技能和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国内小学课程对于美术教育的教育内容追求不仅仅是色彩掌握的模仿,这种临摹他人作品的方法不利于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美术见解、美术看法。简单的模仿他人作品不仅会妨碍自身形成主体意识,同时也不利于培养色彩敏感度。甚至会导致学生在理解色彩的时候无法顺利把握,无法抒发自己的感想与理解[1]。教师教学中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感想与理解,让学生形成自身的色彩敏感性,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中,学生色彩敏感度的理解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出发: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学生深入了解各种颜色,感受不同颜色魅力与特点。比如教师让学生画太阳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太阳的中心先画上橘黄色。在画天空的时候学生将周围的天空画上蓝色。教师需要让学生多观察生活,理解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云彩是白的,草丛是绿的。学生根据自然事物进行模仿,结合自己的想法创作[2]。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物体结构关系,画作不能空洞。不同东西的衬托性作用不同。为了突出色彩,可以用对比色的方法凸显。有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
(二)巧用游戏教学增加学生色彩理解深度
游戏有着多种多样的种类,教师教学中需要做好指导,让学生能够顺利将多种颜色融为一体,观察这样的过程是否可以组织新的颜色。比如用蓝色和黄色可以组成绿色,绿色和红色能够变成棕色,此时继续添加一定量红色能够变成棕红色,添加白色则能够变成肤色。教师可以直接交给学生三原色与黑白一共五种颜色,让学生尝试自己调配,增加学生的色彩理解,形成深刻印象。让学生能够对色彩变化形成好奇心与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对色彩知识的学习产生强烈向往之情,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中的色彩搭配技巧
色彩的搭配拥有特定技巧,光与影的完美配合才能呈现立体的事物。
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也大不相同[3]。小学美术色彩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点拨、讲授、训练与引导。着眼于色彩搭配基础,遵循由分到和、由浅入深的过程训练,让学生自由匹配最喜欢的色彩,并认真观察色彩的搭配效果,体会与理解色彩的正确使用方法、正确搭配方法,处理色彩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自己的画作。比如在学习《主题与背景》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一整堂课的时间,使用大屏幕播放不同风格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一个作品最能吸引自己,是什么原因吸引了自己。此时学生就会站在自己的喜好和感想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颜色搭配的特点、风格以及带给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属于什么创作风格,问学生能不能用相同的风格创作出一幅作品。
三、留心观察生活中的色彩
美术属于生活艺术,生活中到处都是美术知识、美术艺术。教师教学中需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探索和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艺术、色彩。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与掌握使用色彩正确表达生活。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启发、培养与发展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和现实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美术教育效果、教学效率。小爱哦学阶段学生大多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此时学生开始萌芽创新意识。此时此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这一优势,引导学生用色彩绘制美术作品,创作美术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过去所学习过的内容和技巧大胆创作。
比如在学习《走进春天》的时候,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春天是什么颜色的,春天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此时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始创作。有的学生的作品添加了大量的绿色景物表现春天万物复苏。有的学生则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比较抽象的方法画了很多的风表示春天风很大。还有的学生并没有画绿色的花草,也没有画抽象的风,学生选择的是画一些归来的燕子,表达冬天已经过去,气温渐渐回暖。每一名学生都在自己的思考中创作作品,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理解。
四、趣味绘画感受色彩使用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汲取与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路和理解,并在自己创作作品的时候尝试将自己的感情同样融入其中。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掌握各种线条、色彩的使用方法,为自己的感情融合添砖加瓦。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情感表达、自设主题是很重要的因素构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表现出对学生色彩使用、理解、分析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尝试性的临摹自己喜欢的作品。在学生已经能够熟练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后,让学生自行尝试创作。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由浅入深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作质量,正确使用颜色。
结语:新课改视角下的美术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自身定位与角色,教师需要走进学生群体,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一部分。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灌输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创建富有活力、富有生命力的小学美术课堂,让学生爱上美术知识学习,形成对生活、美术关系的正确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用心感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康乐.基于微课的小学美术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33.
[2]邹燕.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55.
[3]尤泽娟.小学美术课堂造型表现思维引导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