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与问题-以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郭波
[导读]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始逐渐地与时代脱节,
        郭波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广东广州 510540
        摘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开始逐渐地与时代脱节,如果没有进行及时地改革就会给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造成严重阻碍。文中简要地论述了当前我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并通过几个不同层面的深入分析给出了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旨在提高我国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  发展;  问题;  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
1  引言
        伴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 深入人心,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从实际的改革进程来看其间仍然有诸多问题,制约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空间。那么要如何才能够摆脱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2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看,现阶段我校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许多普遍性问题。首先,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体育教师短缺、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校内体育课程整体教学思路比较模糊,所使用的是传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校内体育场地、器材缺乏,各班级之间体育课程内容冲突导致无法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师资短缺,教师特长多集中在篮球、足球等球类项目中,多元化特色体育项目开展较少;教师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项目基础较差,学生难以获得更高层次的培养。
3  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3.1  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全面优化我校体育教学内容
        按照《广州市交通技师学院技工院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中所强调的内容可以了解到,要实现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落实体育教学活动时,不能够再过度地依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是要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让学生自行掌控,学生有权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除此之外,我校把现有体育教学中的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性改革,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性了解之后,再依据学生群体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次’的方式,例如汽车产业系和物流与商贸产业系学习中华太极拳,机电装备产业系和信息技术产业系学习花式跳绳,荔湾校区交通运输产业系学习花式毽球等来达到弘扬传统体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1]。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了解学生个体性差异之后,再把不同运动基础、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以区别对待的方式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运动水平。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的运动潜力得到激发。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材方面,我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办学能力和办学目标,把教材里的一些重复内容或者非重要的竞技内容进行酌情删减,并且在其中加入一些具有大众化、普遍化特色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在教材里加入一些保健和自我锻炼的教学内容,再按照项目的不同规律与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在保持一些原有体育项目的前提下,加入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和职业体能等相关的内容,以此来满足我校师生的体育锻炼需求。
3.2  通过增加特色类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传统体育文化
        为了响应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特色体育进课堂’的口号,我校开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整,也就是说在原先课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项目心肺复苏术、运动安全防护,同时也加入了中华太极拳、花式跳绳和花式毽球这三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地方代表性内容作为特色课程项目。设置这几门课程的目的首先是提高我校的体育教学特色,其次是为了培养全校师生对于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的情怀,在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同时强化全校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具有十重分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把这两项带有民族和文化特色的运动进入职业院校体育课堂之后,带来的变化也是明显的。首先是弘扬了民族体育文化。在提高我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自身的体育教育水平,帮助我校打造出两个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体育品牌,为构建“传统文化体育特色职业院校”打下坚实的基础[2];其次是这些带有传统内涵的项目对于场地、器材条件并没有较高的要求,顺利地解决了因运动场地和器材不够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3.3  构建信息化体育概念,实现“天天锻炼、健康成才”的目标
        在传统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运动的时间往往一个星期一到两节课,而且还会受到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无法准时上课。此外,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所使用的教学理念也是以经验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时,就容易出现运动技术诊断以及运动数据不准确或者标准性差的情况[3]。此外,由于传统体育课程所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向学生讲授体理论内容后就在开始向学生示范动作,学生在掌握了动作要领之后就让学生自由练习。学生长时间地在这样的体育学习环境下,慢慢地就会失去了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认为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体育课也就失去了本身应有的价值。因此职业院校方面就要做到与时俱进,把时下主流的信息技术运用到职业院校的体育课堂中,同时对现有的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不再以上课质量的次数和学习效果作为唯一的标准,而是以运动量的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体育合格的依据。我校在2020年9月开始对部分班级进行网络APP运动打卡的尝试,探索体育运动项目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主要运动打卡项目为花式跳绳、晨跑夜练、体能类项目,学生通过移动终端下载App软件进行运动打卡。教师在课程中布置打卡任务,App会自动记录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的状况,学生只需要完成固定的跑步量或者跳绳次数之后,数据信息自动会上传到App里,数据作为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的体育锻炼模式变得更加多元化、自由化。在推出App运动打卡之后,试点班级表现出明显的运动积极性,运动频率明显提升,运动质量也逐步提高。让学生的运动数据可视化,并且完成运动任务可获得任务奖励,这些对于提升学生运动积极性有很高的提升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信息化素养和实现“天天锻炼,健康成本”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3.4  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体育课程的改革目标,除了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之外,还需要构建出一支强有力的、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好的专业型师资队伍。校方的高层领导除了做好体育教师的思想工作外,还需要把职业院校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地整合,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与环境。此外,在针对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时,学校方面要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并对那些培训成绩优秀的体育教师予以物质上的奖励。而体育教师在接受培训或者学习之后,也能够摆脱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在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同时,展现出自身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早、苦、乐、博的四字方针),以此来适应新时期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除此之外,职业院校方面还需要加大对年轻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对于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不足之处进行及时地改革与优化,在加强自身体育理论基础的前提下重视体育实践能力提升,并把两者进行深度融合,这对于构建高效体育课堂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方面还需要重视场地的建设和体育锻炼设备的增加与保养维护工作,可以设置一个独立的款项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地提高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在管理工作方面,学校方面也要按照校内各个专业的特点设置好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全面性地提升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5]。
3.5 组建特色体育队伍
        为了能够实现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职业院校方面还要在培养具有专业化、素质化的“高水平体育运动队”。该队所使用的教学模式是严格按照我国国家体育教育大队的管理模式,然后再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建设“十支特色体育队伍”,这些体育队伍也都严格按照国家队的管理方模式进行管理,并采取高薪聘请的方式吸引国内优秀的体育教练到校指导训练和比赛的相关事宜[6]。并根据不同项目建设相关的大师工作室,为职校体育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职业院校方面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随后再从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着手,在改革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同时增加特色类体育课程,再构建信息化体育概念,做好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让课程改革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许猛. 研究我国中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方法[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009(021):5-6.
[2]危常亮. 中职职业性体育课程改革实验性研究[J]. 好家长, 2018, 000(025):7-7.
[3]刘晓梅. 中职生体育课程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19, 017(012):99-100.
[4]马文琪.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8, 000(001):300-301.
[5]梁恒.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分析[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26):155.
[6]章永健, 顾红伟. 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8, 000(014):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