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6期   作者:吴燕歌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
       吴燕歌
        洛阳高新区第二初级中学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英语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全新的思考。一直以来,阅读教学都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工作,虽然现阶段英语分级阅读不断推广,但是国内对分级阅读的研究仍然处在初级大阅读标准制定上,忽视了分级阅读模式效益的最大化。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学英语分级阅读内涵,探究了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中的运用,最后提出了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中的应用策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帮助他们找到提高分级阅读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分级阅读;有效运用
        当下的中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大多数的阅读内容都是以语法翻译为主,学生无法整体理解文章、阅读兴趣不够浓厚、阅读效果也不够明显。为了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思维放射,以知识可视化理论为主,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阅读课中的具体应用,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文本复述能力。在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帮助教师们建立一种更有效更生动的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空间治理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阅读策略,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英语文章阅读【1】。
        1 中学英语分级阅读的内涵
        阅读它是一个语言,认知过程较为复杂,在进行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广大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还应该引导他们领悟作者的语言内容、以及语言字符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而和作者进行思想沟通。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阅读课当作精读进行生词的讲解、词组的补充、以及搭配进行逐字逐段地分析,这就丧失了英语阅读课的原有趣味,学生无法找出文章主题,忽视故事情节,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级阅读是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水平划分为不同的读物。分级阅读,要严格的参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进行探究,进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分级定位。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时,分级阅读目标完成的并不好,效率也不高。分级阅读,它是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具体体现,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引导他们参照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作品的美感,让英语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味【2】。
        分级阅读在开展过程中,应该依托于权威的英语阅读分级标准,强化中学课程设计的分级阅读目标。在阅读内容上,要充分发挥网络碎片化阅读材料的作用,阅读策略需要随机应变,全面提高阅读的可靠性,站在阅读测试角度来看,要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为主,全面提高阅读材料的可读性。然而,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会由于心理状态而导致学生阅读面过于狭窄,效率过低。在分级阅读开展过程中,需要参照英语课程标准,在阅读前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这是一种阅读期待的过程,对读者自己内心的一种想象,如实地反映读者的层次、能力以及鉴赏水平【3】。
        2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中的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维导图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种互动、共同发展的机会,几乎所有的英语阅读教学都遵循固定的模板。教学体制过于固化,在阅读课开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进行课堂导入,要实现相关话题的导入,可以使用情景、游戏、歌曲等等。避免传统课堂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应该主动地接受知识,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思维导图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更要有实践作用,以可视化理论图式理论为依据,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探究,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只是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学生渐渐的丧失对英语的阅读兴趣【4】。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环节使用导图的方式提高阅读课的活力,一方面,思维导图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本复述能力,尤其是在人教版八年级阅读文本中,随着年级的增长,词汇量有所增加,篇幅较长阅读难度大,对于文本复述能力不高的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够使文章脉络更加地清晰,尽可能的缩短复述时间,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思维导图,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得分能力。思维导图,它更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以文章内容为图形和框架,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体脉络以及各层级之间的隶属关系。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工具,它是一种策略性教学,能够改变逐字逐句,不恰当的阅读方式,是用灵活多样的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同时,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更加的外化和可视化,有效解决学生大脑工作记忆加工不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过程,将记忆碎片进行整理和优化,全面提高思维加工的效率和指令,丰富了记忆方式,有效缩短学生的记忆时间,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分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引导学生对整篇的文章有着大致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使记忆更加的牢固【5】。
        3 思维导图在中学英语分级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3.1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导图绘制
        思维导图制作中,一方面,教师应该保持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尽量自己去想象,实现思维的发散,做好创造性绘图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做好阅读课程的强化工作。在同一个班级,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是参差不齐的,不管是英语能力较强的,还是知识内容较为薄弱的学生都应该耐心辅导,引导他们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地展现自己的设计内容,实现教学知识的巩固【6】。
        3.2强化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的绘制离不开小组合作,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记录。在某种程度上,思维导图它是全组人员的智慧结晶,学员之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学习交流中实现团结合作以及成果的分享,彼此之间各抒己见,贡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习的准确率。
        3.3夯实阅读技巧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尤其是中学生在进行阅读训练中,要准确的梳理文章脉络,了解写作技巧,夯实自己的阅读能力,结合本文的体裁结构,进行思维导图的梳理和学习,做好笔记,利用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实现阅读和教学的融合。
        结语
        阅读是最重要的语言技巧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这种方式过于枯燥,学生逐渐丧失英语学习的热情。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体会到英语学习的存在感成就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拥英语学习动力。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感知、体验和观察,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杨惠铃.利用思维导图引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20,(46):263.
        [2]周骊.思维导图构建小学英语深度阅读的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94-95.
        [3]洪琳.初中英语报刊阅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浙江:浙江师范大学,2019.
        [4]袁婕.略谈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文学阅读课的设计策略——以《新国标英语分级阅读》中学阶段中Aladdin and his magic lamp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0,(23):59-60.
        [5]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7):73-80.
        [6]张金秀,徐国辉.积极阅读者育人导向下中学英语分级阅读课程化建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
        本文是河南省2019年度教育科研课题“依托英语分级阅读开展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YD19027)阶段性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