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华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小教育集团砚石台小学 重庆 400800
摘要:“快乐农场”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科学教学工作中的一大创新。本文从“快乐农场”的定义入手对“快乐农场”在科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剖析,并简要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性策略。
关键词:快乐农场;科学教学;辅助作用
一、何为“快乐农场”
所谓“快乐农场”就是指学校及教师利用周边的地理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用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活动类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使学生能够在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科学的经验,建立学生对于科学的初步认知和理解。目前我校的“快乐农场”已初具规模,成为本校校园当中的一处亮丽的风景,包含了花草、蔬菜等多样化植物的种植,成为我校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活动平台。
二、“快乐农场”在科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分析
2.1为科学教学工作提供充足的实验材料
与其他的学科教学工作不同,科学教学课程在实施和开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真实的实验材料,可以说科学课的每一堂课我们都会用到实验材料。因此,很多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受困于实验材料的欠缺导致课程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科学背后的原理。而“快乐农场”的建立则很好地解决了教师科学实验材料缺乏、实验材料准备困难等问题,成为广大科学教师挖掘实验材料和科学材料的好地方。例如,在“快乐农场”里我们种植土豆的时候会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种植的过程,一边种植一边为学生讲解土豆的生长习性等,在土豆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了解土豆的生长周期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对土豆这种粮食作物产生全面的认知。
2.2为科学教学课堂提供课外延伸的载体
科学课本身就是一门以实践探究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不仅会感到乏味,也会因此丧失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因此,在小学的科学课上,我们一直都在致力于找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乐趣和科学探究热情的第二课堂,由此“快乐农场”应运而生。“快乐农场”在快乐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堂进行了延伸,并且在“快乐农场”当中我们的学生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充分发挥了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积极投身每一次的农场活动。例如,在春天的时候孩子们都想种植一些花草来营造春的氛围,因此我会根据学生们自身的意愿进行分组,依据不同花的种类分成玫瑰花小组、茉莉书小组、牡丹花小组和月季花小组等,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写出一份完整的种植方案和培育计划,包括最适宜种植的时间、浇水的频率、修剪花枝以及后期管理等工作。同时,要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定期做好观察记录和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由原来的在课堂当中的被动式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发式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们所倡导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原则,使学生能够真正感知学习的乐趣。
2.3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自主探究和实践性活动是科学课的灵魂所在,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小学的科学课都是以课堂讲解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这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快乐农场”的出现则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第一,“快乐农场”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跨越性和延续性,学生在农场中从种下一颗种子到种子萌芽、开花再到结出果实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种别样的经历既磨练了学生的耐心,也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第二,“快乐农场”在空间上具有很大的拓展性和开放性,教室有限的空间不仅仅会局限学生的活动范围,也会在无形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束缚。而“快乐农场”将沉闷的课程学习延伸到大自然当中,开放的自然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在从事种植农作物、植物这种力所能及的活动中能够直接感受到技能、乐趣和充实。第三,“快乐农场”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多元性。与传统课堂相比,“快乐农场”在内容上具有极大的丰富性。例如,在种植土豆、玉米等农作物时学生可以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水平。再如,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蚯蚓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我们的“快乐农场”中带领孩子们挖蚯蚓,记录蚯蚓在被挖到时土壤的情况,蚯蚓被挖到时是如何反应的并观察总结蚯蚓的习性。这样一来孩子们既能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价值。
2.4为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寻求教学方法的创新,但是在科学课的课堂上,受限于实验材料和教学空间,我们的创新总是无法实现质的突破。而“快乐农场”的出现为科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合适的季节我们指导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昆虫、培养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与联系。这种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最真切的学习情境,满足了学生对于自然界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究欲,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科学,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三、“快乐农场”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在科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快乐农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想使“快乐农场”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学校应当继续做好“快乐农场”的开发与设计工作,在“快乐农场”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例如建设生态园等,全面保障农场设计与建设符合学生的科学学习需求和实践需要。第二,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做好教材与“快乐农场”实践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工作,在设计科学教案、科学实验以及科学探究活动时尽可能发挥“快乐农场”的价值,保障“快乐农场”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保障课外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快乐农场”作为传统课堂的延伸,是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补充,因此我们在开展“快乐农场”教学时应当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孩子们能够真正有所得。
四、小结
科学教育的形式应当是丰富多彩而充满乐趣的,“快乐农场”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当把握其特色与优势,实现“快乐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月明.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3)
[2]张超.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24)
[3]泽仁曲西.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学周刊,2017(4)